移禍喪身何計拙,田光智勇豈言高②。欲同楚國稱三戶,竟使秦兵虜二毛③。虛擲頭顱傷長者,枉求匕首副兒曹④。阿房一樣成焦土,漫詡長城締造勞⑤。
注釋 ①咸豐七年(1857),咸豐帝授予奕以蒙古都統。同年冬,奕去慕陵祭祀,在通往易州道中用杜工部原韻仿作《詠懷古跡》一首,以古鑒今。慨嘆戰國后期六國合縱政策的失敗,仁人志士白白犧牲,暫時獲勝的強秦也未免滅亡的命運。以此暗喻清王朝江河日下的國勢,表達了回天乏術的沉痛哀愁。易州:今河北省易縣,戰國時屬燕國,境內有易水,是燕太子丹為前去刺殺秦王的荊軻送別之處。②移禍二句:此二句概括燕國處士田光的史跡。太子丹曾找田光商議刺秦王,田光以年老推辭,轉薦荊軻,故稱 “移禍”。③ 《史記·項羽本紀》: “楚南公曰: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此二句指燕國企圖聯合楚國共同滅秦,結果失敗,頭發已白的楚懷王還成了秦兵俘虜。④虛擲二句:田光向太子丹薦荊軻后,太子告誡田光勿泄此事,田遂自刎而死。此二句意為,守信用的長者田光白白自殺,推薦荊軻行刺秦王之事也白費心機了。副:輔佐。兒曹: 孩兒輩,指燕太子丹。⑤謾詡: 胡亂夸耀。締造: 創建。長城: 傳為秦大將蒙恬與秦始皇長子扶蘇修建。二句意為,阿房宮終被燒成焦土,創建長城的功勞亦無須夸耀。
上一篇:奕詢詠史(選二首)《明太祖》
下一篇:《昭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