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言情贈(zèng)友詩歌
寄別潯郡魯教諭子振、李訓(xùn)道宗深①
祖觴東館②,移舟南渡,江天云樹離離③。盤谷漁樵④,舞雩風(fēng)詠⑤,渴心常望云霓⑥。知與故人齊⑦。念翼殘猶鎩,足蹶還羈⑧。百折江流,峽猿⑨水鳥助孤凄。
幾回夢(mèng)繞山西⑩。耐疏篷夜雨,驚枕晨雞 (11)。對(duì)無聲詩,哦有聲畫 (12),儀形已見端倪(13)。回首暮云迷。又桐飛金井(14),燕落烏衣(15)。有意相思,雙鱗乘羽 (16)莫教遲。
陳德武生當(dāng)南宋末年,是一位具有抗戰(zhàn)愛國憂患意識(shí)的詞人。對(duì)偏安一隅、貪圖享樂、不思進(jìn)取的昏憒當(dāng)局,他滿懷憂憤。他曾寫道: “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時(shí)豪杰,都忘卻、平生志。” (《水龍吟·西湖懷古》) “感古恨無窮。嘆表忠無觀, 古墓誰封。棹艤錢塘, 濁醪和淚灑秋風(fēng)。” (《望海潮·錢塘懷古》)他感嘆朝中無人: “可惜天旋時(shí)異。藉何人,雪當(dāng)年恥”,洗盡“岳將軍淚” (《西湖懷古》)。他申述自己的志向:“長安舉首何妨”、“平生此志無忘。” (《望海潮·拱日亭》)而他論朋友的標(biāo)準(zhǔn)是: “論交要在知心友。” (《歸朝歡·送前王通判惟善赴召》)魯、李二人或即知心友一類,因此在詞中與二人一敘有志難伸、并屢遭打擊的憤恨孤凄,二敘兩地相思之友情。
作者雖有志北望長安,而且在他看來,連不問世事的隱士,悠閑的儒生,還有他的這兩位故人,都同他一樣常望王師北還。但愛國有罪,當(dāng)局不但不予支持,反而一再打擊壓制,“翼殘猶鎩,足蹶還羈”。本題 (之一) 開頭就說: “南冠一載,西流萬里 ”,或即因愛國罪遭到囚禁與流放,此詞亦即西流之中所作了。作者又有 《醉春風(fēng)·三月二十七日出禁謫寧夏安置》,顯然是又一次的得罪。“翼”句前著一 “念” 字,表示著作者內(nèi)心的巨大悲痛; 一想到這些就感到一陣陣的酸楚,悲苦難言。而西去途中的猿啼鳥叫,更增加了詞人的孤凄之情。為了排遣這種悲痛,這種孤凄,詞人首先想到的是故人的慰藉。幾回夢(mèng)中相見,可惜屢為夜雨晨雞驚醒; 詞人又想以作詩來排遣悲苦,思緒已經(jīng)理清,然猛一回頭,見暮云低垂,心中一下子又迷亂了。又想到此去西流萬里,無依無靠,似桐花鳳棲于金井,燕歸來時(shí),則已非昔日之烏衣。因而更念起老朋友,于是趕緊寫就雞毛信,以慰相思之情,作者把家國恨與朋友情緊密結(jié)合,以家國恨引出朋友情,以朋友情溫暖因家國恨帶來的孤凄的心,從而見出友情的可親可貴,一如作者所言: “想最苦人間是別情”、“怎撇下,這兩字相思,萬里虛名。” ( 《沁園春·舟中夜雨》 )
注釋
①潯郡:即潯陽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教諭、訓(xùn)道:縣學(xué)正副教官名。魯子振、李宗深: 生平不詳。②祖觴: 設(shè)宴餞別出行的人。東館: 學(xué)校。③離離: 形容樹木繁茂的樣子。④盤谷漁樵: 唐朝的韓愈曾做過一篇文章 《送李愿歸盤谷序》,寫隱士李愿在盤谷的生活情況。此處用作典故,泛指所有隱士。漁樵,代指隱士。⑤舞雩風(fēng)詠:典出 《論語·先進(jìn)》: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曾點(diǎn))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 ” 曾點(diǎn)這段話的意思是: 暮春時(shí)節(jié),天氣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經(jīng)穿上,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gè)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上吹吹風(fēng),一路唱著歌走回來。舞雩 (yu于) ,祭天禱雨之處。這是孔子理想中的治世中儒生的生活情景。舞雩風(fēng)詠,在舞雩臺(tái)吹風(fēng)唱歌的人,即指儒生。⑥云霓:《 孟子·梁惠王下》: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朱熹注: “霓,虹也,云合則雨,虹見則止。”一般即泛指降雨的云氣,此處以云霓比喻抗金、元的王師。以上三句說,不管是山居的隱士,還是學(xué)館里的儒生,心里都像干旱的土地渴望降雨的云氣一樣盼望抗金、元的王師的到來。⑦齊: 相同,同。這句說,(我)知道我與朋友們的心理是一樣的。⑧鎩: 傷殘,摧殘。蹶: 顛仆,此處指足跛。羈,捆縛。《淮南子·俶真》: “峣山崩,三川涸,鳥鎩翼,獸擠腳。”這里說,翅傷殘了還遭到傷殘,足跛了還被捆綁。比喻抗金、元之志屢遭壓制與打擊。⑨峽猿: 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⑩山西: 指魯、李二人居住的地方。(11)耐: 通“奈”。奈何,怎奈。以上三句說,夢(mèng)里幾回到了山西,怎奈一會(huì)兒聽夜雨打著船篷,一會(huì)兒又聞報(bào)曉的雞聲,不時(shí)驚醒。(12)無聲詩: 指風(fēng)景山水。有聲面: 指詩。哦: 吟哦。(13)儀形: 一作“儀刑”。法式,模范。這里指“有聲畫” (詩) 的大致輪廓。端倪: 頭緒。以上三句說,對(duì)著如詩的山水風(fēng)景,(我)不禁吟哦有聲,一首詩的大體輪廓已經(jīng)就緒。(14)桐: 指桐花鳳,一種以桐花露為食而得名的鳥。唐李德裕《畫桐花鳳扇賦序》:“成都夾岷江,磯岸多植紫桐,有靈禽五色,小于玄鳥,來集桐花,以飲朝露。及華落則煙飛雨散,不知其所往。”金井,謂以華美木石裝飾起來的水井,美稱也。桐花鳳無桐可依而飛金井,寓無家可歸,無處可依之意。(15)燕落烏衣: 烏衣巷是東晉時(shí)王、謝兩大世族居住的地方。唐劉禹錫有詠《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shí)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說王謝故居已成遺跡,而燕子每年還來舊地,但巢已經(jīng)是做在普遍老百姓家了,大有人、物俱非,歷史興替之嘆。這里說,待來年燕(我)歸來時(shí),江山或已換新主。寄寓著亡國在即,當(dāng)局者仍執(zhí)迷不悟,排擠打擊愛國志士的痛苦。(16)雙鱗乘羽: 雙鱗,即“雙魚”,書信的代稱。蔡邕《飲馬長城窟行》: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明楊慎認(rèn)為,“雙鯉”非實(shí)指,而是以絹素疊成雙魚之形的書信。羽,羽書,即俗謂之“雞毛信”。這句說,要把這首詞做成羽書,以最快的速度寄送給兩位朋友,以慰相思。
上一篇:《月出(陳風(fēng))》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朝元歌》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