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承斑·訴衷情》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diǎn)
其一
高歌宴罷月初盈①,詩情引恨情。煙露冷,水流輕,思想夢難成。羅帳裊香平②,恨頻生。思君無計睡還醒,隔層城③。
【注釋】
①月初盈:指月初圓。②裊香平:謂香煙繚繞而勻和。③層城:城樓重重。古代神話謂昆侖山有層城九重,分三級,上層叫層城,一名天庭,為太帝所居,見《淮南子·地形》。
【評點(diǎn)】
這首詞寫少婦對郎君的思念,表現(xiàn)了深深的相思情。
開篇以明月起興,飲酒賦詩,一輪明月,使她觸景傷懷,“恨情”頓生。其中 “詩情引恨情”、“羅帳裊香平,恨頻生”,可見怨恨之情,一觸即發(fā);“思想夢難成”,“思君無計睡還醒,隔層城”,無可奈何的相思之狀可見。而詞中描寫的月夜、露冷、水聲,把環(huán)境渲染得清冷凄涼,更把主人公孤寂的心情烘襯了出來。
下片全由上片“夢難成”生發(fā),寫“睡還醒”的思君之情狀,真是難忘、難望、難及,無可奈何。
全詞以景染情,而情的抒發(fā)又緊緊將相思和恨情交織在一起,情苦而深,感情色彩尤為強(qiáng)烈。
其二
春深花簇小樓臺①,風(fēng)飄錦繡開②。新睡覺③,步香階,山枕印紅腮。鬢亂墜金釵,語檀偎④。臨行執(zhí)手重重囑,幾千回!
【注釋】
①花簇:指鮮花叢聚在小樓臺周圍。②錦繡:此指錦繡帳子。③新睡覺:謂剛剛睡醒。覺,睡醒。④語檀偎:指私語時與郎相依偎。檀,檀郎。晉潘岳小字檀奴,姿儀秀美,故后以檀郎為美男子的代稱。
【評點(diǎn)】
這首詩描寫女主人公與情人歡會之后離別的情景。
上片首二句用 “小樓臺”點(diǎn)明歡會的地方;用“春深花簇”寫歡會的環(huán)境,以襯托歡會時的深情;“風(fēng)飄錦繡開”一句既寫景又寫人,開啟下面對女主人公的描繪。后三句寫主人公醒后情態(tài),暗透歡會的心情。尤其是“山枕印紅腮”句,“得意這情景可思”(湯顯祖評本《花間集》卷四)。
下片描寫分手時的情景。“新睡覺”到過片處“語檀偎”寫女子歡會后的嬌柔依戀。“臨行”二句寫送別情人,寄語情深。詞中僅寫男女歡會的環(huán)境與歡會之后的離別情景,對于歡會的細(xì)節(jié)不著一字的描繪,可謂情意深濃而不鄙俗。
其三
銀漢云晴玉漏長①,蛩聲悄畫堂②。筠簟冷③,碧窗涼,紅蠟淚飄香④。皓月瀉寒光⑤,割人腸。那堪獨(dú)自步池塘,對鴛鴦。
【注釋】
①銀漢:天河、銀河。②蛩聲:蟋蟀的鳴叫聲。③筠簟:竹席。筠,指竹子的青皮。④紅蠟:紅燭。⑤瀉寒光:指灑下清冷的光。
【評點(diǎn)】
這首詞寫閨怨,有一定的可讀性。
上片以萬籟皆靜、滿目凄涼的環(huán)境襯托孤寂難平的心情。寫怨婦生活的環(huán)境,從外界寫到室內(nèi)。用“銀漢”點(diǎn)明夜間,“玉漏長” 中一個“長”字已融進(jìn)女主人公的怨情;“蛩聲”襯“畫堂”之靜,再配之以 “簟冷”、“窗涼”、“蠟淚”,用艷詞寫凄境,尤為感人。
上片都是寫景,景中含情,下片則側(cè)重于抒情。“皓月”二句以皓月的寒光仿佛不斷地刺割著片片柔腸,傳達(dá)出女子身處孤閨冷閣的無限傷痛。此與“海畔尖上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柳宗元《與初上人同看山》)有異曲同工之妙,“皓月瀉寒光” 已是佳句,再承以 “割人腸”,則語極尖新。李調(diào)元《雨村詩話》卷一云:“詞非詩比,詩忌尖刻,詞則不然。魏承班《訴衷情》云:‘皓月瀉寒光,割人腸。’ 尖削而不傷巧。詞至唐末,已有此體。如東坡 ‘割愁遂有劍铓山’,巧矣,以之入詩,終嫌尖削。”最后結(jié)語進(jìn)一步揭示主題:“那堪獨(dú)自步池塘,對鴛鴦。”對于一個業(yè)已痛苦不堪的人來說,獨(dú)自到冷清的池塘邊上去已是凄慘,又怎能再面對那成雙成對弄水嬉戲的鴛鴦呢?把人物置于愁極之地,正是為極襯其相思之苦。
其四
金風(fēng)輕透碧窗紗①,銀釭焰影斜②。倚枕臥,恨何賒③?山掩小屏霞④。云雨別吳娃⑤,想容華。夢成幾度繞天涯,到君家。
【注釋】
①金風(fēng):指秋風(fēng)。古時以陰陽五行來配季節(jié)演變,秋屬金,故稱秋風(fēng)為金風(fēng)。唐代詩人戎昱《宿湘江》詩:“金風(fēng)浦上吹黃葉,一夜紛紛滿客舟。”②銀釭焰影:指銀燈的光影。③賒:悠遠(yuǎn)無盡之意。李中《旅夜聞笛》詩:“長笛起誰家,秋涼夜漏賒。”韓愈《贈譯經(jīng)僧》:“萬里休言道路賒。”④“山掩”句:指小屏風(fēng)上的霞光與山色相掩映。⑤“云雨”句:帶著云雨深情而與吳娃相別。吳娃,泛指吳地的美女。《文選·吳都賦》:“‘幸乎館娃之宮。’ 劉良注:‘吳俗謂好女為娃。’”李白 《經(jīng)亂離后憶舊游書懷贈韋太守》詩:“吳娃與越艷,窈窕夸鉛紅。”
【評點(diǎn)】
這首詞寫男子秋夜相思情。
上片先寫風(fēng)搖銀燈,烘托清冷靜寂的氣氛,人不寐,心不安,于中可見,再寫主人公含恨倚枕的情態(tài),“恨何賒”三字,點(diǎn)破心情。
下片首二句皆出所恨之由在一“別”一“想”。結(jié)尾二句寫思念成夢,把夢說成如絲如線的纏繞,其戀情之深長可知。全詞相思懷人,情意纏綿。
其五
春情滿眼臉紅綃①,嬌妒索人饒②。星靨小③,玉珰搖④,幾共醉春朝⑤。別后憶纖腰,夢魂勞。如今風(fēng)葉又蕭蕭,恨迢迢。
【注釋】
①紅綃:形容面色紅潤細(xì)膩。綃:通“銷”、“消”,消散。《全唐詩·附詞》作“消”。②嬌妒:嬌美、嫵媚。索:討取,得到。饒:憐愛。指得到人的憐愛,唐宋詩人慣用“饒”字。白居易《喜小樓西新柳抽條》詩:“為報金堤千萬樹,饒伊未敢苦爭春。”宋黃庭堅(jiān)《次韻高子勉》詩:“簍高穿雪動,楊柳索春饒。”《花間集》中,和凝《河滿子》“含情慣得人饒”。其中“饒”均為“憐愛”之意。③星靨:指酒窩上的妝飾。④珰:耳朵上垂的珠飾。⑤幾共:屢次相見。李頎《采蓮曲》:“時逢島嶼泊,幾伴鴛鴦眠。” 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幾見林抽筍,頻驚燕引雛。”
【評點(diǎn)】
這首詞也是寫男子對情人的思念。
上片追憶情人妖嬈的姿態(tài),即“醉春朝”時的情景。
下片“別后”一句收束上片,“夢魂勞”寫思念之苦。結(jié)尾二句把“風(fēng)葉蕭蕭”的迷茫之聲與連綿不盡之情揉合在一起,聲情撼人。
《魏承斑·訴衷情》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顧夐·虞美人》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diǎn)
下一篇:《溫庭筠·酒泉子》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