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折桂令》言情贈友詩歌
夢中作
半窗幽夢微茫①。歌罷錢塘②,賦罷高唐③。風入羅幃,爽入疏欞④,月照紗窗。縹緲見梨花淡妝⑤,依稀聞蘭麝余香。喚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這是一支輕吹細打的抒情小夜曲。作者留下了這首記夢之作,其本事難考我們也不必去猜測。前半寫夢中,后半寫醒后,整個曲文也像夢境一樣渺茫,像清風一樣飄怎,像月光一樣朦朧。
首句就耐人尋思。軒窗幽靜,春夢留痕。著“半窗”二字甚奇。窗已小,“半窗”更狹,“半窗幽夢”,正暗示好夢不長,只是短暫的片斷,轉瞬即逝。同時又令人想見那花影遮掩,明月半窗的清幽之境,這正是逗起微茫幽境的適宜的環境。
寫夢境本當以鷹隼搏兔之力,大肆渲染;可是作者卻出人意外,并不從正面著筆,除了以 “歌罷錢塘,賦罷高唐”隱隱點出那是一個愛情之夢外,全無一句記實,只用空靈之筆,寫那美妙夢境的特有氛圍: 微風柔和地吹拂著羅帷,夜晚的涼氣悄悄地透進窗欞,皎潔的月光映在窗紗上。難以言道的無限柔情,全都融化在景象中。幾句輕描淡寫,居然境界全出,令人味之無極,直有“四兩撥千金”之力,此非高手莫辦! 元稹 《鶯鶯傳》 寫幽會,只用 “斜月晶瑩,幽輝半床”八個字,本篇可謂異曲同工了。而這三句,既是夢中情景,又是醒后所見。夢邪醒邪? 竟渾然一片,難以分辨。
“縹緲見梨花淡妝,依稀聞蘭麝余香。”寫醒來后,在迷離惝恍中,仍然如見其人,如聞其香,這是明筆。而抒情主人公惺忪失神之態,也躍然紙上,這又是暗筆。同時,“梨花淡妝”、“蘭麝余香”,又為夢中的伊人風韻、春意濃酣補描了一筆。最后以情語收結,妙在語淺而意濃,語直而意曲。幽窗一夢,喚起擺脫不了的追憶、相思之情。這意思頓作三句道出,一波三折,愈見情真意切。況周頤 《蕙風詞話》 云: “此等語愈樸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靈肺腑流出,不妨說盡而愈無盡。”是為有見之言。
這首小令揉合了芳艷悱惻的李義山體情致和爽直明快的散曲風味,玩索之余,真覺 “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注釋
①微茫: 隱約模糊。②錢塘: 蘇小小為南齊錢塘名妓,曲中以 “錢塘”借指美女。溫庭筠《蘇小小歌》: “吳宮女兒腰似束,家在錢塘小江曲。” ③高唐: 宋玉作《高唐賦》,寫楚襄王游高唐夢遇神女事。后人詩文中常以“高唐”隱指男女歡會。④疏欞:稀疏的窗格子。⑤縹緲: 仿佛,隱約。
上一篇:《[雙調]得勝樂》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雙調]水仙子》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