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聞君下揚州,相送江津灣,
愿得篙櫓折,交郎到頭還。
其二
篙折當更覓,櫓折當更安。
各自是官人,那得到頭還。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清商曲辭·西曲歌》
《那呵灘》兩首原載《樂府詩集》第四十九卷“清商曲辭六”。據《古今樂錄》介紹,這種曲辭“多敘江陵及揚州事”?!澳呛菫奔础澳魏螢?,因灘險而得名。這兩首是男女贈答之辭, “江津”是今湖北省江陵縣的口岸,有的注本認為是四川的江津縣,誤。
第一首是寫女子來到江邊送別她的情人,她的情人是一位船工。 “聽說您要下揚州去了,我到江津灣來為您送行?!边@位女子實在舍不得同戀人分開。三、四句中的“篙櫓”,指船篙和櫓槳?!敖焕伞?,教郎,使郎。 “到頭”,即倒頭,掉頭。她看見戀人即將出發,突然產生一種異想,她希望船篙和櫓槳都斷折,這樣船就無法行駛,使郎掉轉船頭回來不走了。這位女子實在沒有辦法挽留她的情郎不走,急迫之間產生這種奇想,表達她的一片癡情。這是一種即事言情的手法,就眼前景物抒寫她的心聲。這種奇想也可以說帶有一種詛咒的成份,她怨恨撐篙搖櫓這種種操勞緊緊束縛了她的情郎的自由,并使情郎遠離自己,所以希望行船的篙櫓折斷!真是想落天外,情見乎詞。
第二首是她的情郎(船工)的回答之辭:船篙折斷了,當會另找一根;船櫓折斷了,會重新安上一個。我們在船上服役各自都是屬于官府的人,那能自己作主把船掉頭回還!這個男子并不是無情無義,無奈身有所羈,缺少自由。這兩首歌謠反映了下層社會勞動人民負擔著繁重的徭役,謀生不易。他們當然有對愛情生活的渴望,但只有在應官家差役的空隙,戀人們才能享受短暫聚首的歡樂,更多的則是痛苦難熬的別離。
這兩首歌謠用白描的手法,淺顯的口語,對答的形式,刻劃了一個生活片斷,真切地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下層人民樸實的情感。
上一篇:《送親親直送在陽關外》原文|賞析
下一篇:《鄭白渠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