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春宮曲,一作《殿前曲》。借寫漢武帝寵幸衛(wèi)子夫,遺棄陳皇后的長門怨來抒發(fā)詩人失意于時,懷才不遇之悲。據(jù)《漢書·外戚傳》載,衛(wèi)子夫本來是平陽公主的歌女,因為妙麗善歌舞受到漢武帝的寵愛,入官后,生太子據(jù),立為皇后。
詩的開頭用“昨夜”統(tǒng)貫全詩,直敘失寵者“昨夜”所見到的故事。露井,沒有井亭覆蓋的井。《宋書·樂志·雞鳴古詞》“桃生露井上”,詩就以“風露開桃”起興,是春風吹開了露井上的桃花,暗點“春”字。這一句還興而兼比,暗示出身低微的衛(wèi)子夫一旦承恩受寵,就好像平凡的露井之桃沐東風而盛開,一時身價百倍。北齊詩人蕭慤《和龍門桃花詩》“舊聞開露井,今見植龍門”,這里不過改“龍門”為“未央前殿”,其諷刺的意思深微而婉曲。
未央,即未央宮,漢宮名。月到中天,高映宮前,夜巳深沉。“月輪高”,既含“空懸明月待君王”的徹夜不眠的惆悵,又含“一種蛾眉明月夜,南宮歌吹北宮愁”的怨思。這里,詩人不正面寫北宮之愁,只寫“南宮”的承歡侍宴,歌舞通宵。“平陽”,指代衛(wèi)子夫,衛(wèi)子夫以歌舞得幸,所以特別點明“平陽歌舞”,“新承寵”,舊日之人失寵可知。
末句“簾外春寒賜綿袍”,桃花盛開,春已漸暖,“春寒”而冠以“簾外”,可見簾內“歌臺暖響”,更無寒意。不寒而賜以錦袍,又可見恩寵之深。正如王堯衢所評:“不寒而賜,賜非所賜,失寵者思得寵之榮,而愈加愁恨。”(《古唐詩合解》)那簾外春寒之中,伊人獨守,情何以堪!
這一切,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一個簾外受冷落之人所見的客觀描述,“不帶聲色”,實則首句點“春”,兼刺衛(wèi)子夫的承恩發(fā)跡;次句點“宮”兼寫恃寵者之樂和失寵者之悲;第三句以“新”襯“舊”,兼寫衛(wèi)子夫發(fā)跡之由;末句具體寫恩寵之隆,而怨情自見,“只直寫去,而嘆羨怨妒,一齊俱見于此”(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
唐人失意,每托意于宮闈,字里行間,也流露出他對于宵小之徒得勢,才人屈居下僚的怨憤。
上一篇:王渙《惆悵詩十二首(其九)》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鄭遨《富貴曲》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