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圻赤壁
位于蒲圻市西北38公里處,長江中游南岸,隔江與洪湖烏林磯相望,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赤壁之戰(zhàn)”而著稱于世。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親率20萬大軍,揮戈南下,意欲掃平江東,一統(tǒng)天下。孫權、劉備為了拒曹求存,結成軍事同盟。兩軍遇于赤壁,聯(lián)軍面對數(shù)倍于已的曹軍,先施詐降計,后借東風巧用火攻,大敗曹軍。從而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成為我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古戰(zhàn)場遺址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鸞山組成,面積2平方公里,呈西北——東南走向。赤壁山險峻而雄偉,似一把利劍直插江心。在在臨江那面陡峭的崖壁上,有各種題刻、印記、詩賦和畫像,其中尤以石刻“赤壁”二字最為壯觀醒目。二字各長150厘米,寬104厘米,相傳為周瑜所書?!俺啾凇倍稚戏娇逃懈?.2米的“鸞”字道教符號。赤壁山頭建有“翼江亮”、“望江亭”、“周瑜石雕像”、“赤壁大戰(zhàn)陳列館”等景觀。與赤壁山毗鄰的南屏山,上有“拜風臺”,又名“武侯宮”,相傳為諸葛亮“借東風”處,始建于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1936年重建。宮內(nèi)正殿上塑有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的全身像,個個線條流暢,形態(tài)豐富,栩栩如生。武侯宮左右側分別建有“赤壁碑廊”和“赤壁文物陳列室”,陳列有“赤壁之戰(zhàn)”時的出土文物二千多件。南屏山向東不遠處有金鸞山,相傳為赤壁大戰(zhàn)時,龐統(tǒng)夜讀兵書,巧獻連環(huán)計之處。后人為紀念他,在此修建了“鳳雛庵”,庵內(nèi)塑有龐統(tǒng)披甲坐像。庵前有一株幾人合圍的千年古銀杏樹。
〔古詩文賞析〕 赤壁歌送別 唐·李白
二龍爭戰(zhàn)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zhí)煺赵坪?,周瑜于此破曹公?/p>
這首“赤壁歌送別”是李白由巴陵至江夏舟過蒲圻時寫的。
第一句“二龍爭戰(zhàn)決雌雄”點出了赤壁之戰(zhàn)交戰(zhàn)雙方的嚴重對峙,勢不兩立。雙方勢均力敵,互不相讓?!岸垺敝覆苘娊y(tǒng)帥曹操和孫劉聯(lián)軍統(tǒng)帥周瑜。在中國古文化中,把杰出的英雄人物稱為“龍鳳”,作者在此把曹操、周瑜均稱為人中之“龍”,可證明作者還是比較客觀地評價曹操的。“決雌雄”就是分高下,定勝負。這一戰(zhàn)非同小可,要么曹操揮師南下,掃平江東,使周瑜他們成為階下囚。要么孫劉聯(lián)軍大勝,曹操敗北,天下三分。全句七字,采取直敘的手法,渲染出了戰(zhàn)爭的緊張氣氛和態(tài)勢。
第二句“赤壁樓船掃地空”,單刀直入點出了“決雌雄”的結果,曹操大敗,樓船被孫劉聯(lián)軍破壞無余?!皹谴敝父呗柕膽?zhàn)船,當時“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孫劉聯(lián)軍“取蒙沖斗艦十艘,載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用詐降計,燒掉了曹軍的全部戰(zhàn)船并延及岸上軍營,孫劉聯(lián)軍乘勝出擊,曹操只得引軍北還。
第三句“烈火張?zhí)煺赵坪!笔堑诙涞倪M一步深化,形象地描繪出樓船被燒毀時,烈火遮蔽了天空,照亮了云海的壯烈場面?!皬垺笔恰罢诒巍钡囊馑迹挥谩罢凇倍谩皬垺保切稳莼鸬膭討B(tài),火勢漫延、擴張,更突出了火的猛烈。赤壁之戰(zhàn)的這一把火影響很大,流傳久遠,至今蒲圻一帶的人們都認為,原來的“石頭口”之所以改叫成“赤壁”,是因為當年燒船的戰(zhàn)火映紅了南岸的石壁而得名。
第二、三句氣勢雄渾,狀物寫景極其恢宏,既有實寫,又有虛寫,使人如臨其境,是典型的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相結合的寫法。作者真不愧是大手筆!
第四句“周瑜于此破曹公”,寫出了戰(zhàn)爭的結果,周瑜大勝,曹操大敗?!按恕秉c出作戰(zhàn)的地點在赤壁;一個“破”字道出了周瑜的雄才大略,足智多謀。作者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平鋪直敘,似乎不帶任何感情色彩,但字里行間,流落出了對周瑜這位英才俊發(fā)的年輕統(tǒng)帥的贊頌,也流露出了對曹操這位一世之雄失敗的惋惜。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這里采取的是客觀主義立場描寫這場戰(zhàn)爭,他不像有的詩人詠赤壁那樣,大罵曹操什么“丈夫不學曹孟德,生子當如孫仲謀”,什么“可嘆奸雄不自量”,而仍尊稱曹操為曹公。我們說,不能用成敗論英雄,曹操雖然在赤壁之戰(zhàn)打了敗仗,但他在歷史上仍不愧是一個英雄。
全詩僅28字,言簡意賅,形象生動,氣勢豪邁,是歌詠赤壁的眾多詩中一枝獨秀的奇葩。
(吳純法)
〔現(xiàn)代散文〕 赤壁山,如橫空出世的鯤鵬,展翅扶搖,激起層層浪花;如戰(zhàn)馬揚蹄,欲踏碎長江萬里煙波;如一柄倚天寶劍,欲斬斷浩瀚江流。從赤壁山溯江西上,可達八百里煙波浩渺的洞庭湖;順流東去,則與九省通衢的江城武漢彌野相望。這里水陸交通便利,進可爭蜀中天府,退可守三吳廣袤,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
往事越千年,赤壁之戰(zhàn)的漫江濃煙早已消散,沖天大火也久已熄滅,但青山壁立,日月依舊,處處陳跡,猶供憑吊。那臨江懸崖深深鐫刻的“赤壁”二字,歷經(jīng)千年風精月華,至今更顯靈秀。這二字各長150厘米,寬104厘米。據(jù)《湖北通志》、《蒲圻鄉(xiāng)土志》等方志記載:相傳赤壁之戰(zhàn)大勝后,周瑜樓船靠近磯頭,擺酒慶功,舞劍賦詩,并揮劍在懸崖上深深地刻下這兩個遒勁的大字。懸崖上,還鐫刻有歷代游人的詩賦。另有一個斗大的篆體“鸞”字,據(jù)考證乃是唐人所書。
當你漫步赤壁磯頭,早有一座六柱六角的小亭飛入你的眼簾。這座飛凌于壁山臨江絕壁頂上的小亭,名曰“翼江亭”。此亭以赤壁、鐵山如金鸞兩翼而得名。相傳此處為周瑜破曹時的哨所。在此憑欄遠眺,隔江烏林郁郁蒼蒼。烏林系當年曹軍的大本營,至今還留有“曹操灣”和曹軍傷亡過半的“紅血港”、“白骨塌”等遺址。俯瞰大江東去,驚濤拍岸,令人有如身立樓船,橫江截擊之感。
翼江亭上有一副對聯(lián):“江水無情紅,憑吊當年,誰別識子布厄言、興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遺留勝跡,猶懷想周郎身價、陸弟風徽?!边@副對聯(lián)把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讀之令人神思高遠,回味無窮。據(jù)《三國志·吳志·甘寧傳》載:甘寧,字興霸,原為江夏黃祖部下,因感黃祖無有鴻鵠之志,遂棄暗投明,歸于孫權麾下。一日,孫權大會文武,甘寧向?qū)O權獻取江夏為根據(jù),進擊守荊州之策,遭到張昭(字子布)的強烈反對。經(jīng)過一場論戰(zhàn),甘寧說服了孫權。不久,甘寧領兵擊敗了黃祖,“盡獲其士眾”。上聯(lián)便是以這一史實贊譽孫權善用良策。下聯(lián)稱贊孫權在兩次面臨危局時,能重用周瑜、陸遜等青年將領,始得國家安寧,民眾安居樂業(yè)。
離開翼江亭,登上山頂,到望江亭。此亭碧瓦紅柱,日暉水映,色彩艷麗,相傳東吳先鋒、老將黃蓋曾在這里了望北軍,進而獻火攻詐降之策。
與赤壁山緊緊相連的是南屏山。傳說當年諸葛亮披發(fā)仗劍,步罡踏斗,向天帝借東風的祭風臺就在這依傍江濱的南屏山上。南屏山是一堵綠色的屏風,一年四季蔥翠濃郁,風景如畫。踏著上山的石階,穿過枝葉茂密的樹林,在青松環(huán)抱、綠樹掩映之中,有一座二進殿的建筑,叫“武侯宮”,亦名拜風臺。宋代,這里還建有“公瑾廟”,廟下有“烈火崗”古跡。
在武侯宮左側,有著名的赤壁碑廊,刻藏古今文人憑吊古戰(zhàn)場的詩文,共25塊名碑。這些碑刻,有行、草、篆、隸諸體,件件精雕細刻,堪稱佳作。
拜風臺右側是赤壁文物陳列室,存有在赤壁出土的東漢、三國時的刀、槍、劍、戟、鏃、斧、鉞等1000余件,并有大量的三國東吳銅幣,如“大泉當千”、“大泉五百”、“大泉當十”等,還有“半圓方枚神獸鏡”、“叢列神善鏡”等銅鏡。1976年春出土的兩件銅弩機中,有一件出自東吳大將呂岱部將、都尉陳文和墓中,至今表尺、射程標仍清晰可辨。
周郎赤壁,是漢江地區(qū)三國旅游一條線的著名古跡之一。這里有眾多的遺址遺物,可供你追古思今。
(馮金平)
〔民間文學〕 柳山湖東岸的長山嘴,在赤壁之戰(zhàn)時,是周瑜的中軍帳。山頂上有一塊蠻大的石頭,傳說是周瑜當年的磨劍石。
那一年冬月甲子日,諸葛亮果真借來東南風。周瑜見出兵的好時機到了,連忙調(diào)兵遣將。蔡中、蔡和是曹操派來的兩個奸細,時時都在探聽軍情,暗中往曹營通風報信。如今見周瑜部署軍馬,料想要打仗了,卻又難以確定,生怕謊報回去,會誤了大事,便試著向周瑜打聽:“都督,東吳兵強馬壯,糧草也很充足,人們都急著打仗立功呢!我們兄弟也恨不能馬上殺進曹營?!薄傲⒐Φ臅r機到了,我正要重用你們。”周瑜見左右閑雜人員太多,向他倆使個眼色,又說:“出去一下吧,我有要事和你們商量?!?br>
他們出了中軍帳,進了樹林,沿羊腸小道到了山頂上。蔡中、蔡和見這里僻靜,沒有別人,斷定是要談軍機大事,暗暗高興。不料周瑜忽然拔出劍來,這下,他們以為周瑜弄清了自己的底細,要親自動手殺人,不由心里一驚,臉變了色,也想動手拔劍,準備拼殺。周瑜看在眼里,沒動聲色,只是對著一塊山石磨起劍來。他邊磨邊說:“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今天晚上就要大破曹兵,我要重用你們?!?br>
蔡中、蔡和這才放下心來,進一步套周瑜的話:“我們熟悉曹營,都督想知道那里的什么情況,都能說個清清楚楚,不知道你是不是用得著我們?”周瑜沒有回答,只是用力磨劍,直磨得閃光發(fā)亮,才住了手。他直起腰來問他們:“聽說曹營的戰(zhàn)船都連了起來,是嗎?”蔡中、蔡和也不隱瞞,還吹噓說:“簡直成了水上營寨,實在難攻得很哩!”
周瑜見他們得意忘形,不由哈哈大笑:“我要是放一把火呢?”他用手朝樹梢一指,又自語道:“好大的東南風!這是天助我也?!辈讨小⒉毯蛧樀脦缀踅谐雎晛恚禾煅?這時候要是真用火攻,戰(zhàn)船肯定會全部燒掉,那還得了!必須把這個重要軍情報回曹營。便故作鎮(zhèn)靜說:“火攻必勝,我們愿作先鋒。”兩人準備告辭。周瑜大笑了三聲,說道:“慢著!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重用你們二位。”蔡中、蔡和連忙跪下,說:“謝都督抬舉,不知有什么差遣?”周瑜走近他們身邊,說:“我要借二位的頭,試我的劍;借二位的血,祭我的旗!”手起劍落,二蔡的人頭落地。赤壁之戰(zhàn)就隨著開始了。
周瑜磨過劍的那塊石頭,后來就叫周郎石。
(韓致中 馮金平整理)
上一篇:描寫《蓮華云海》的詩詞與文章
下一篇:描寫《虎丘》的詩詞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