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滟滪堆》唐山水詩鑒賞
杜甫
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長。
沈牛答云雨,如馬戒舟航。
天意存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連解纜,行止憶垂堂。
長江三峽以瞿塘峽為最險。峽口兩座奇峰夾壁峭立,北為赤甲,山色微紅,南為白鹽,山色灰白,赤白二山猶如兩扇天門,鎖住了一江奔騰穿嘯的怒水。江中波暗濤涌,惡礁云布,兩崖相峙欲接,云天一線。這里就是天下聞名的夔門。在激流中央有一黑色巨石(今已炸毀)巍然兀立,如龐然怪獸,直迎噴射而來的激水,欲吞飛流直下的行舟,它就叫滟滪堆。唐大歷初,杜甫由云安遷來夔州(今四川奉節縣),開始了他漂泊西南的旅程,這首《滟滪堆》便是在此期間寫的。全詩通過對自然奇觀的描寫,悟發出對現實生活的啟示,景、理、情糅為一體,寓意深刻。
首聯“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長”,先點明滟滪堆的位置,處在激流中心。“江寒”說明正值冬季。隨著季節、水勢的變化巨石呈現出不同的形狀。夏季水大時,石身全沒,平時亦只露一端,唯冬季退潮,石身大部露出水面,足有二十余丈,詩人故以“長”字狀之,從長度上可以想見滟滪堆之“巨”?!吧蚺4鹪朴辏珩R戒舟航”,“沈?!敝钢廴藢⑸3寥虢鬃1:叫邪踩缣旌抵砬笤朴? “如馬”一語則借用了當地諺語:“滟滪如馬,瞿塘莫下;滟滪如猴,瞿塘莫游;滟滪如龜,瞿塘莫回; 滟滪如象,瞿塘莫上。”不同狀的巨石標示著不同的警告,提醒人們注意航行的安全。此聯前句寫人,后句寫石,人因石而祈天,可見石之戒人為天意,為下聯的抒情、議論作了鋪墊?!疤煲獯鎯A覆,神功接混茫”,直接上句,先明蒼天立石之意在于存傾覆之戒,后贊造物主之神功壯偉,景勢雄闊。詩人覺得眼前的壯景向他展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它超出了乘舟旅行的范圍,直觸及到當前的時局與民族的危亡?!案筛赀B解纜,行止憶垂堂。”夔門的險狀猶如干戈相摩的人間戰場,國家就如一條大舟,正行進在湍流兇險的峽谷之中,隨時都有觸礁沉沒的危險,滟滪堆的警告是多么重要和及時啊! “垂堂”一詞借用了古語“家有千金,坐不垂堂”,意即勿坐于房檐之下,以防瓦片下墜。這里是處處戒備小心的意思。當時安史之亂剛平息不久,各地戰爭仍未停止,神州依然處在烽火之中。詩人的擔憂和焦慮時刻與國家的安危、人民的苦樂連在一起,他把滿腔的摯愛都獻給了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所以滟滪堆的警告并非來自天意,恰恰是詩人赤誠之心的外射。最后兩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
《滟滪堆》意象壯闊,氣勢宏偉,情理相溶,寓意深遠,體現出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
上一篇:王勃《滕王閣》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唐寅《瀟湘夜雨》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