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犖《烏江》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宋犖
落日烏江系小船,拔山氣勢想當(dāng)年。
一間古廟荒煙外,野鼠含髭上幾筵。
這首詩描寫詩人在烏江尋訪古跡時所見到的荒涼景象,抒發(fā)了由此而引起的種種感慨。
烏江在安徽和縣東北與江蘇交界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小鎮(zhèn))。“落日烏江系小船”,有一天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詩人乘著小船來到了烏江渡口,他在這里把小船系住了。詩人為什么要在這里停留呢?“拔山氣勢想當(dāng)年”,他想起了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項羽當(dāng)年曾在這里演出了一幕流傳千古的歷史悲劇。漢王五年(前202),在秦末農(nóng)民起義中乘勢崛起的項羽被劉邦包圍在垓下(今安徽省靈璧東南),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項羽與美人虞姬訣別,唱出了一曲英雄的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然后,他趁夜間突圍,最后潰逃到烏江。烏江亭長攏船靠岸,愿意渡他到江東去。項羽大笑說: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于是自刎而死。就是這位英雄的感人事跡,吸引詩人要在這里“系小船”,引起詩人浮想聯(lián)翩地“想當(dāng)年”。他要上岸去探尋英雄的遺跡,他要在這里采訪英雄的故事。
詩人系船上岸之后看到了什么呢? “一間古廟荒煙外,野鼠含髭上幾筵”。詩人看到了一間古廟,這間古廟當(dāng)是為紀(jì)念項羽而建的。這座廟已經(jīng)成了“古”廟,年代久遠(yuǎn)可想而知;只有“一間”,非常之小; 而且座落在荒無人煙的野外,無人過問。詩人特意來尋訪項羽的遺跡,所以不顧荒郊野外,也要去看看這間古廟。在這間古廟里,他只看見野鼠含著髭須爬上矮小的供桌尋找食物。這供桌本來是供人們祭祀時放置祭品的,長期無人祭祀了,野鼠才餓得到處亂爬。
詩人如實(shí)地描寫他所見到的荒涼景象,抒發(fā)了他心中深深的感慨。他是在批評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 (司馬遷《項羽本紀(jì)》贊)而造成的失敗結(jié)局呢,還是在慨嘆當(dāng)時的政治衰敗而無人去修復(fù)文化古跡呢? 詩人沒有明白地說出,讀者盡可自己去體味了。
上一篇: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魏晉南北朝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李商隱《樂游原》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