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曹鄴
天子好征戰(zhàn),百姓不種桑。
天子好年少,無人薦馮唐。
天子好美女,夫婦不成雙。
“有能必有用,有德必見收”是從發(fā)揮人的才、德方面說“必”為社會所重,是人才必有出頭之日,是德者必受人尊重。可是在階級社會中,人才遭摧殘、德者受冤屈的事卻比比皆是。曹鄴的這首《捕漁謠》以民間歌謠的形式敘說了封建社會因統(tǒng)治階級權力的支配,扼殺人才的狀況。由此可見,人才要能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必須主客觀條件同時具備。
全詩圍繞著天子的“好”和群眾的狀況來寫。帝王好打仗,老百姓就不從事農桑生產(chǎn)了;帝王喜歡年輕人,年老而有才能的人也就得不到推薦了;帝王喜歡美女,民間夫妻就很難成雙成對了。詩意很明顯,一聽就知。
在這種制度和風氣下,必然不利于人才的成長和發(fā)展。詩中舉出馮唐一例。馮唐,漢趙人,文帝時為郎中署長,頗賢能。他曾指明朝廷賞輕罰重的偏差,使抗擊匈奴有功的魏尚得到重用。馮唐受知于文帝時,年歲已經(jīng)很大了。詩中用馮唐,實是借指一切年老而有才能的人。同樣道理,帝王喜歡吹牛拍馬的人,那迎逢阿諛的人就得勢;帝王喜歡馴順聽話的人,那奴顏媚骨的人就獲位;帝王喜歡色藝玩樂,那玩犬飼馬的就得寵。如果帝王精勵圖治,那忠介之士、直言諍諫的人、能征慣戰(zhàn)之將才會得到重用。
《捕漁謠》從“天子好”的角度說明了權力影響,這在封建社會中由于帝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種封建的權力意識今天已不復存在,但也可否認其不良影響仍未絕跡。今天我們要重視人才,創(chuàng)造有利人才施展才干的最佳條件,去除“長官意志”,改變長官的好惡而定人才的優(yōu)劣的作風,還是十分必要的。
上一篇:《折楊柳歌·[清]許虬》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十六,節(jié)選)·[唐]白居易》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