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望云樓》宋山水詩鑒賞
文同
巴山樓之東,秦嶺樓之北。
樓上卷簾時,滿樓云一色。
這首詩寫望云樓風光,只取概括,沒有具體細致的描繪,卻能見高瞻遠矚之概。
望云樓是洋州(今陜西洋縣)的一個風景點。文同于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任洋州太守,此詩當是于任中登望云樓有所感而作。
樓稱“望云”,所在必高。全詩極寫望云樓之高,卻沒有出現 一個“高”字。首二句寫望云樓的地理形勢,從遠處著筆: 在望云樓上往東看,是綿延不絕、重巒疊嶂的巴山山脈; 往北望,則見雄偉險峻的秦嶺,主峰太白山,峭拔挺立,直插云霄。這里寫望云樓周圍的環境,只取一東一北,便烘托出極目所見的壯觀景象,望云樓本身的雄偉高峻,不待寫便在讀者的想象之中了。大處落筆,不作細描,卻顯示出一種磅礴不凡的氣勢。
末二句寫樓本身,從近處著筆,點出詩題望云樓中的“云”字。因為望云樓聳入霄漢,周圍云遮霧罩,偶一卷簾,云氣便騰涌而入,樓內樓外均為云氣所掩,整個望云樓便也融進這茫茫云海之中了。“云一色”三字寫出了這種境界,不是親自登上望云樓,身處云氣之中,是不會有這種體驗和創造的。
文同是一位著名的畫家兼詩人,不僅長于畫竹,對山水也有獨特的感受,以畫入詩是其特點。讀這首詩,就仿佛是觀賞畫家用文字繪出的一幅圖畫,不僅從方位、環境可以體會到作者選取視角、結構圖象的藝術匠心,而且簡直可以想象出畫家在那里調色揮毫,立使云煙滿紙的景象,畫意詩情在文同的筆下真是融合在一起了。山、樓、云,相互映襯配合,畫面的布局是那樣協調和諧; 云海茫茫,一片銀白,設色是那樣的單純明凈。整首詩給我們的藝術感受,是在突兀崢嶸中又見渾成秀美。
上一篇:朱?《月湖夕照》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劉禹錫《望洞庭》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