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量《醉歌十首(其五)》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亂點連聲殺六更,熒熒庭燎待天明。①
侍臣已寫歸降表,臣妾僉名謝道清。②
【注釋】 ①殺:即收煞。六更:宋宮廷中最后一個更次。每夜本止五更,程大昌《演繁露》載,因宋初宮中忌諱“寒在五更頭”的民謠,故五更之后加打六更。《新義錄》則謂“宮內于四更末,即轉六更,……終宋之世無五更?!蓖チ牵褐富鹁??!吨芏Y·秋宮》:“凡邦之大事,共墳燭庭燎?!编嵭ⅰ柏Q在門外的叫墳(大)燭,門內的叫庭燎。②僉:同“簽”。
【譯文】 亂點連聲,六更已盡,一夜火炬不滅,天色已經微明。侍臣已寫好歸降表,堂堂國母也只能簽名“臣妾謝道清”!
【集評】 清·《四庫全書總目》:“惟集中《醉歌》一篇,記宋亡之事……以本朝太后直斥其名,殊為非體。《春秋》責備賢者,于元量不能無譏?!?卷165)
近·陳衍:“有議水云詩,不應稱太后名姓者。(疑指《四庫全書總目》)不知僉名降表,當日實事,無可諱者。斥言之正以見哀痛之極也。”(《宋詩精華錄》卷四)
今·程一中:“句句寫得錐心刺骨,把謝太后簽署降表時的心情披露無遺?!?《宋詩鑒賞辭典》第1388頁)
今·范寧、華巖:“抓住了謝太后在歸降表上簽署‘臣妾’之名這一至關重要的特寫鏡頭,真實地再現了那幕悲劇的高潮部分?!?《宋遼金詩選注》第479頁)
【總案】 此詩用力之處,在末句道出謝太后于降表上的簽名。中國史書筆法中,名傷避諱至關重要,而汪元量身為臣子,不為君主尊上避諱,實錄其當時簽名之狀,絕望哀痛之情全部注入客觀敘述的口吻之中。
上一篇:汪元量《醉歌十首(其三)》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汪元量《醉歌十首(其八)》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