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山中作
無才不敢累明時,
思向東溪守故籬。
豈厭尚平婚嫁早,
卻嫌陶令去官遲。
【前解】
“無才”非先生自謙,“明時”非先生虛頌,直是深信一時。君臣合德,無績不奏,身于其間,半手莫措,于是戰戰懼其或累,兢兢抱其不敢,因而眼思夢想,但得忽然一日,乘秋風、歸故籬,便是通身輕快,無量安樂者也。三、四,因言人生多故,惟是婚宦二端,今幸兒女之事,亦已早畢,如何軒冕之途,猶未拔足!蓋力疾求去之辭也。
草間蛩響臨秋急,
山里蟬聲薄暮悲。
寂寞柴門人不到,
空林獨與白云期。
【后解】
唐人每欲咨嗟遲暮,則必以歲已秋、日已暮為言,其法悉仿諸此。○歲已秋、日已暮,舉二反三,殆是百年,亦復垂垂將盡也。“空林”“白云”者,人但無心,便是同期,非定欲絕人遠去也。
上一篇:金圣嘆《早秋寄題天竺靈隱寺》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