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休《招友人宿》唐山水詩鑒賞
貫休
銀地無塵金菊開,紫梨紅棗墮莓苔。
一泓秋水一輪月,今夜故人來不來?
這首小詩是詩人面對山寺的深秋清景,不耐獨賞,殷勤招友同住而寫的。
清晨。嚴霜鋪地,潔白如銀,纖塵不染; 百花凋零,唯有傲霜的秋菊綻開金黃的花瓣。山寺的環境潔凈、幽雅,“故人來不來”呢?——詩人暗自尋問。
白晝。熟透的紫梨、紅棗,無人采摘,聽任其悄然墮落在莓苔上,此番景象頗有“水流云在”的意味。這里沒有俗務縈心,沒有閑人相擾,散淡自在,“故人來不來”呢——詩人再次暗自尋問。
夜晚。萬籟俱寂。唯有當空的皓月,滿地的秋水,映著詩人孤寂的身影。月光清冷,秋水明澈,這是多么清虛、澄凈的境界呵! “今夜故人來不來?”——詩人殷切地呼喚。
通篇詩的語言明快流暢,筆調輕靈,意境清幽。詩的前三句抓住山寺從早至晚的景色特征,寫出山寺的清凈、幽雅,層層渲染,寫得極有韻致,在平淡的敘說中含蘊著深切的情意,將“招友人”的主題烘托得十分鮮明。尤其是最后那句“今夜故人來不來”,問得那么親切,充滿了期待之意。從全詩的氣韻看,詩人盼友多時,今日又是從早盼到晚。此刻,夜色已深,詩人仍在期待: “今夜來不來呢?”或許就要來了吧? 一個問句,余韻悠悠。
貫休是詩僧。他的這首詩雖有禪家的空寂之境,但還是清新可玩。深秋景象不免蕭條,但詩人運用“銀”、“金”、“紫”、“紅”這幾個色彩鮮明的字眼,使全詩的韻調在清逸中透出濃郁生氣,正好與詩人招友的盛情厚意相協調。
上一篇:劉敞《微雨登城》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黃景仁《新安灘》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