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公元765年(代宗永泰元年),杜甫帶著家人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飄泊。767年(大歷二年)到了長江之濱的夔州(今重慶市奉節),這首詩就是在該地(重陽節)登高時所寫的。
霜風漸緊、萬木凋零的深秋時節,詩人登高遠望,看到了一派滲透著詩人悲涼情緒的自然景觀: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哀”與“回”是詩人感情的外化,因心情悲哀而低回,便視萬物皆“哀”且“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極具動態性的兩個意象群,大大增添了意境的獨特色彩和悲秋的強烈氛圍。景中之情已表達得非常充溢,這含蓄的外殼需要點破,于是便有了第五六句的出現,這里具體地點出了常年飄泊、年老多病的生活景況和不幸遭遇,這是詩人實際情況的真實概括,因而就極有打動人的力量,而“萬里”與“百年”兩個詞語更表現出詩人飄泊的空間之廣與多病的時間之長,同時也隱含了詩人之“悲”之“病”并非小小的一己之虞……末聯之句是全詩意蘊的總括,這里既有抒情,又有描寫,還有敘事,我們在這詩句中看到了詩人由“艱難苦恨”染白了的兩鬢繁霜,也看到了因病而新停了的酒杯。本來詩人還可以借酒澆愁以銷胸中塊壘,如今因病連酒都停了,這愁這苦這憂這恨又該如何排遣呢?這沉重的結尾把讀者的心也墜到了憂傷的深淵……
上一篇: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王之渙《登鸛雀樓》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