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敞《微雨登城》宋山水詩鑒賞
劉敞
雨映寒空半有無,重樓閑上倚城隅。
淺深山色高低樹,一片江南水墨圖。
這首詩描繪江南微雨中的自然景物,僅以淡淡的幾筆,就勾畫出物象的輪廓,而形神已備。誠如詩的尾句所言,是 一幅“江南水墨圖”。
首句切合題目中“微雨”二字。惟其細雨濛濛,故而灑向寒空之時,給人 一種似有似無的感覺,所以說“半有無”。次句又切合題中“登城” 二字,并突出一個 “閑”字?!伴e”,即閑適。不難看出,那灑向寒空半有無的濛濛細雨,不僅不使人感到厭煩,反而使人感到閑適恬淡,不由得使人登上重樓高處,悠然自適地倚在城角上縱目遠眺。于是,緊接著在第三句寫遠眺所見之景。有著微雨中曾登臨縱目經(jīng)驗的人,自然會體味出“淺深山色高低樹”一句的詩情畫意:濛濛細雨之中,遠處的青山隱隱約約,看得不大真切,似乎山色淺淡; 近處的山巒卻看得較為真切,自然覺得山色濃而深了; 高低錯落的樹木,與云山交互掩映,別有一番情趣。面對這空闊朦朧的美妙景象,詩人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好“一片江南水墨圖”! 我國傳統(tǒng)的水墨山水畫有唐人吳道子所創(chuàng)立的 “離披點畫,時見缺落”的疏體(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此體不重細筆刻畫與設色,而以渲涮技法表現(xiàn)空闊平遠的景色,飛動流走的云水,給人以縹緲迷濛、富于流動的美感。這首詩在描繪登城所見的江南景物時,不著色彩,僅以 “半有無” 的 “微雨”作為整個畫面的背景,造成一種撲朔朦朧的意境; 而“山色”“淺深”,樹木 “高低”,正展示了這畫面的 “離披”而“時見缺落” 的層次性和霧靄縹緲的流動美。所以,詩人將登城所見的江南美景贊譽為“水墨圖”,是把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融合起來的一個美妙的比喻。
上一篇:王佐《幽景塘》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貫休《招友人宿》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