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仙芝《渡揚子江》唐山水詩鑒賞
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兩畔明。
林開揚子驛,山出潤州城。
海盡邊陰靜,江寒朔吹生。
更聞風葉下,淅瀝度秋聲。
這首詩寫詩人渡江所見秋江兩岸景色。揚子江即指長江下游流經揚州以下的一段,揚州所屬揚子縣與潤州城隔江相對。
詩的第一聯,言乘船渡江于中流向四周遙望,水天相連,境界開闊,兩岸景物分明。“桂楫”句寫渡江點題,“望”字總領全篇,下文寫景都由此引出。“空波”句概括地寫望中所見,從大處落墨,意境壯闊。
第二聯,言北岸茂密的樹林敞開之處,顯現出揚子驛館,南岸山勢險峻擁出江城潤州。這兩句寫望中所見兩岸景色,語言凝煉,富于表現力。“開”“出”二字把兩岸揚子與潤州隔江對峙的形勢,一林一山不同的景物特征,表現得富于氣勢,逼真傳神。這兩句承“兩畔明”而來,具體描寫兩岸景物,突出了 “明”的特點。
第三聯,寫詩人在江上舟中所感。這兩句一轉寫物候的變化。海邊潮水消退,暖濕氣消失了,江上吹起了北風,頓時寒氣上升。這兩句通過詩人的感覺,寫物候之變,為尾聯表達悲秋之意做鋪墊。
第四聯,詩人把所望與所感結合起來,寫秋天來臨,一股悲秋之情油然而生。“更聞” 承上聯而來,說已經感到寒氣襲來,又望見秋風吹落樹葉,再聽到那淅淅瀝瀝的秋聲,心中的悲愁不能自已。這兩句寫時令給人的感受,借景抒情,以表現深沉的悲秋之情做結。
這首詩寫景富于意境,語言凝煉傳神。詩人從江上舟中這一特定的角度,寫兩岸景色,寫他的所見所感,格外真切感人。如詩中間的兩聯,一寫兩岸景物,只有在江中,才能對兩岸對峙形勢體會更深;一寫物候變化,在江中才會對氣候的變化最敏感。
上一篇:趙翼《渡太湖登馬跡山》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陳子龍《渡易水》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