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邊思》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益
腰垂錦帶佩吳鉤,走馬曾防玉塞秋。
莫笑關西將家子,只將詩思入涼州。
這是詩人的一幅自畫像。他在抄錄自己的從軍詩送給友人盧景亮時寫道:“從事十八載,五在兵間,故為文多軍旅之思,或因軍中酒酣,或時塞上兵寢,投劍秉筆,散懷于斯文,率皆出乎慷慨意氣。” 《唐才子傳》也說他從軍十年,“往往鞍馬間為文,橫槊賦詩,故多抑揚激厲悲離之作”,與高適、岑參相近。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評述是很切合實際的。
首句寫裝束,垂錦帶以見華貴,佩吳鉤(吳鉤,寶刀名)以示英武颯爽的風姿。次句寫行動,走馬邊塞,防秋玉門(玉塞,即玉門關。漢時,匈奴每當秋高馬肥,就入塞侵擾,所以秋季就要加強防衛,稱為防秋),是豪邁的氣概。他雖然佩寶刀,參加戰斗,是個戰士,但同時也是一位詩人,在軍中仍然不廢吟詠,因此后兩句便說,別笑我這個關西將門之后(《漢書·虞翻傳》)。“關西出將,關東出相。”關,指位于今河南省靈寶縣南的函谷關。李益是姑臧即今甘肅省武威縣人,在函谷關以西,所以自稱“關西將家子”。)只把詩情帶到了涼州,而別的卻什么也沒有吧。寥寥幾筆,便突出了一位從軍詩人精神風貌的特征。在部隊生活中,作戰是普遍的,而吟詩,則是特殊的,要畫出一幅從軍詩人的肖像,就必須將個別與一般統一起來,體現普遍中的特殊,此詩正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上一篇:杜牧《邊上聞笳(三首)》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昌符《邊行書事》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