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貴州省·飛云崖》古詩詞賞析大全
飛云崖,又稱飛云洞、飛云巖,在貴州黃平縣城東10公里的東坡山。此處歷代譽為 “黔南第一勝景”。飛云崖似洞非洞,內甚寬敞,頂上崖檐覆出,石乳倒垂,或若虹霓,或若樓殿門闕,或懸若銅鼓編磬,擊之有異音。其下深潭邃谷,幽深無底,有水出崖左,瀉為瀑布,巖畔立觀音大士像。崖前有石峰矗立,上建圣果、滴翠二亭。《圣果亭記》碑,傳為王守仁手書,文思古穆,筆勢蒼勁。澄潭旁原有寺,清代修清風亭、大官廳、觀瀑臺、皇經樓、養云閣等處,使云崖勝景裝點得更加富麗多姿。在貴州境內,史籍記載最詳,文人題詠不絕的名勝首推此崖。王守仁《月潭寺公館記》 云: “天下之山萃于云貴,連亙萬里,際天無極。……惟在此崖之下,則又皆灑然開豁,心洗目醒。雖庸儔俗侶素不知有山水之游者,亦皆徘徊顧盼,相與延戀而不忍去。”
我與青山是舊游,青山能識游人不?
一般九月秋江葉,兩個三年客白頭。
天上紫云原幻相,路邊泉水亦清流。
無心出岫憑誰語,僧自撞鐘風滿樓。
[詩名] 貴州飛云洞題壁
[作者] 宋湘,字煥襄,號芷溪,清代廣東嘉應州 (今梅縣) 人,嘉慶四年己未 (1799年)進士,曾以編修典試川貴,知云南曲靖府,署廣南、永昌。官終湖北糧道,為清代嶺南著名詩人。詩以自然勝。這首詩是作者在嘉慶十九年(1814年)重游飛云洞時所題。
[注釋] ●不:同否。●一般九月:作者兩次游飛云崖,都是九月秋夜。一般,即一樣。●兩個三年:作者自注:“戊辰秋月,典黔試,游此”。戊辰是嘉慶十三年,離這次重游已6年。故云“兩個三年”。此句說6年來自己已白頭。●天上句:舊時以紫云為祥瑞的云氣,這里謂石壁似為天上紫云幻化而成。●無心句: 陶淵明《歸去來辭》:“云無心以出岫。”這句意謂詩人愿長留洞中,過隱居生活。
上一篇:關于描寫《青海省·青海湖》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甘肅省·飛將軍墓》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