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八陣圖》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首詩寫于大歷元年(766)。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作品。
首二句系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功蓋三分國”是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越,起了關鍵性的決定作用,功勞蓋世,無與倫比。“名成八陣圖”是寫諸葛亮軍事方面卓越的才能,說他創制的八陣圖成就了他世代不朽的名聲。“八陣圖”指由天、地、風、云、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的陣圖,這是諸葛亮在作戰布陣上的一種創造,在戰爭實踐中取得了屢戰屢勝的奇跡。這二句對仗工穩,言簡意賅,乃警辟、凝練之筆。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是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感慨。八陣圖遺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宮前的平沙上。據劉禹錫《嘉話錄》記載,這里的八陣圖聚細石成堆,高5尺,60圍,縱橫棋布,排列為64堆,始終保持原樣不變,即使夏季被洪水沖擊淹沒,等到冬季水落石出,八陣圖之石堆依然如故,600年來巋然不動。這兩句詩的前一句,首先是寫出了八陣圖遺跡這一具有神奇色彩的特征;其次“石不轉”三字也是諸葛亮對蜀漢政權和統一大業堅如磐石之心的象征。最后一句“遺恨失吞吳”正道出這終天之恨的具體指向,其意是說先主劉備失策于吞吳,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根本策略,方使統一大業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
此詩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色,但未流于抽象,不僅語言形象生動,而且感情色彩濃郁,詩人將“傷己垂暮無成”之情滲入,使懷古與述懷相融為一,在對古人的吟嘆中震顫著自己壯志未酬的余音。
上一篇: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杜甫《兵車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