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到寫此詩時,杜甫入蜀已四年多,其時正飄泊在梓州。寶應元年(762)七月,嚴武被召入朝,徐知道在成都作亂,故杜甫避地梓州(今四川三臺)。廣德元年(763)春,杜甫得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捷訊遂作了此詩,生動地表現了發自內心的喜悅和馬上能夠回家的心情。詩原注“余田園在東京”,所以有“向洛陽”句。
全詩以“喜”字為中心,字字句句寫“喜”。首聯中的“忽傳”與“初聞”相呼應,暗寫了“喜”字。飄泊梓州遠離家鄉的杜甫,自然是激動與高興交集,所以“涕淚滿衣裳”。真是痛定思痛,而又喜出望外;喜中有悲而又悲中又喜,百感交集,而“喜”是主導。他在寫《北征》時,就渴望“亡胡”“擒胡”,預言胡命不能久,而今終成事實,詩人怎能不喜?再則,詩人“田園在東京”,如今終于能偕妻兒回故里,自然愁云頓消“喜欲狂”了;“放歌”“縱酒”,就為在這個春天能“還鄉”而深感高興。并且,詩人馬上想好了還鄉的路線,“即從”、“穿”、“便下”、“向”四個詞語緊接相續,節奏之快,心情之急切,情緒之昂奮,全部表現了出來。統觀全詩,出自胸臆,一氣流轉,不著痕跡,自然天成。詩人把自己一剎那間的意識流程表現得十分真切具體,寫出了自身的“喜欲狂”形象。
上一篇:詩歌·楊萬里詩《閑居初夏午睡起》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李商隱詩《隋宮》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