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元稹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這首詩是元和十年(815)寫的。這年三月,元稹貶通州(今重慶達州市)司馬,八月,白居易又貶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兩人同受權貴打擊,被迫離開長安,左遷外郡,心境都很悲涼。元稹在通州染上瘧疾,生了很久的病,在病中他聽到好友也和自己一樣,遭到不幸,就寫下了這首詩。白居易看到以后,給元稹寫信說: “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仆心哉!”足見其深受感動。首句描繪當時景色,就已經形成了一種悲劇氣氛。燈已殘了,可見夜深。深夜孤燈,客居不寐,已是凄涼黯淡,何況此燈又因久燃油盡,已無焰光,只剩下一片昏沉沉的影子呢? (幢幢,昏暗貌。)次句敘所聞。首以“此夕”點明時間,聯系上句所寫景色,下句所寫心情,鄭重出之?!熬?,點明人,“謫九江”,點明事。第三句寫在如此凄涼黯淡的景物中,忽然聽到如此驚心動魄的消息,已經使人難以忍受了,何況自己這時又正生著病,而且病得要死呢? “驚坐起”三字,安放在“垂死病中”四字之下,極有分量。垂死之病,當然難以坐起,而居然坐起,則此消息之驚人,聞者之震動,都被強烈地表達了出來,而作者所受刺激之深刻及心情之悲痛也自然同樣強烈地被表達出來了。末句以景結情,回應首句。此時此地,此種心情,而目之所見,耳之所聞,惟有風雨撲窗而已。風而曰“暗”,應“殘燈”;窗而曰“寒”,應“長夜”,都與詩人當時的心情一致,非常協調。
此詩用悲劇氣氛來襯托人物的環境和心情,極其出色。它使我們今天讀后,也似乎置身其中,感受到詩人當時所感受的一切。這不只是由于作者高超的技巧,更主要的是由于他真摯濃厚的感情。
上一篇:白居易《問劉十九》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