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福建省·九曲溪》古詩詞賞析大全
武夷九曲天下奇。九曲溪是武夷山最獨特的風景。溪水發源于三保山,經星村,入武夷山,折為九曲,盤繞山中約8公里,山挾水轉,水貫山行,巖石凝紫,溪水澄碧,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構成一幅 “碧水丹山”的天然美景。游覽九曲山水,乘筏從星村順流而下,忽而掠過淺灘,急浪飛濺;忽又深潭澄碧,波平如鏡,兩岸千峰競秀,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九曲溪
一溪貫群山,清淺縈九曲。
溪邊列巖岫,倒影浸寒綠。
[詩名] 游武夷
[作者] 李綱
十六洞天天下奇,三十六峰名武夷。
武夷山中溪九曲,曲曲瀉出清漣漪。
[詩名] 武夷歌 (全歌54句)
[作者] 王埜,宋金華(今屬浙江省)人,字子文,嘉熙間進士,出任建寧太守。至郡,舉辦書院,大興武夷。著有詩文。
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識個中奇絕處,棹歌閑聽兩三聲。
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
[詩名] 九曲棹歌 (十首選二)
[作者] 朱熹,字元晦,宋高宗時進士,歷官寶文閣侍制,贈太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年54筑精舍于武夷,后又以考亭為講學之所。宋代理學至朱熹而集大成,創考亭學派。此詩每曲一歌,加引子共十首。
[注釋] ●幔亭峰: 在大王峰左側,峰頂平曠,相傳武夷君于此設幔亭,宴會鄉人?!窈鐦颍簱稳俗D隆段湟纳接洝份d:“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在幔亭峰頂設宴招待鄉人,于空中架虹橋接引二千余人上山。宴罷,鄉人辭別下山。忽然暴風雨至,虹橋斷折飛去?;匾暽缴?,岑寂如初。
九曲煙霞景若何?移舟曲曲泛清波。
丹峰絕頂籠花木,碧洞當門掛薜蘿。
仙徑鶴翻松露下,古潭龍蟄水云多。
紫陽去后閑風月,獨向平林倚棹歌。
[詩名] 泛舟
[作者] 詹師文,字叔簡,宋崇安(今福建崇安縣)人??虅詈脤W,以詞賦名于世。寧宗慶元 (1195年)進士。后歸隱幔亭峰下。
[注釋] ●九曲:泛指武夷諸水曲?!褡详枺褐改纤沃祆?,朱居福建崇安時,給廳堂題名為“紫陽書院”,晚年筑精舍于武夷山,南宋末年,精舍改名 “紫陽書院”。
武夷之奇奇以曲,武夷之曲可方舟。
水聲潺湲經壑底,一碧流成九折秋。
坐看峰頭云掩映,蓬萊五色連瀛洲。
嗟乎封禪七十二,秦皇漢帝海外求。
[詩名] 游武夷 (全詩20句)
[作者] 龔一清,字季白,明代義烏(今浙江省義烏縣)人。神宗萬歷時進士。曾代福建巡撫。
[注釋] ●方舟:二舟相濟而行。《莊子》:“方舟而濟于河”。●蓬萊、瀛洲: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二座仙山,傳在渤海中。●封禪七十二:相傳秦漢以前易姓而王,在泰山等地封禪者有七十二家。此句感嘆古代帝王搞封禪是無意義的事?!袂鼗示洌焊形湟纳剿?,譏笑秦始皇、漢武帝派人到海外求仙,實不知仙境就在此地。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各不同。
山水若從奇處看,西湖畢竟小家容。
[詩名] 游武夷
[作者] 郁達夫
[注釋] ●山水句:以武夷山水之奇,杭州西湖與之相比,西湖只不過一個小家碧玉容貌,意即武夷的雄奇是西湖難以比擬的。
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
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
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盡仙姿。
凌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
[詩名] 游武夷泛舟九曲
[作者] 郭沫若
[注釋] ●方竹:武夷特產,莖呈方形,可供觀賞?!窳毫溉?,三三指九曲溪。疑道語,意思是聽起來似乎為道家之語。
碧水丹山話武夷,風光隨地惹人迷。
問君何處最相憶,玉女峰并九曲溪。
* * *
十里長溪九曲殊,山光水色入畫圖。
濯足清流坐竹筏,賞心悅目樂何如。
[詩名] 旅閩抒懷·九曲溪 二首
[作者] 郭豫適,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此詩是1992年暑期,隨國家教委組織的專家休假考察團,赴武夷山、廈門、泉州等地考察時所賦。
[注釋] ●碧水丹山: 武夷山脈屬典型的丹霞地貌,巖石鐵質經長年氧化,故崖壁多呈赤色。南朝著名文學家江淹游武夷山,嘗言:“武夷碧水丹山”,“淹平生所至愛”。
上一篇:關于描寫《四川省·烏尤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浙江省·于謙墓》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