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1)。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勢爭夸天下壯。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2)。我懷郁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臺(3)。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石頭城下濤聲怒(4),武騎千群誰敢渡?黃旗入洛竟何祥(5)?鐵鎖橫江未為固(6)。前三國,后六朝(7),草生宮闕何蕭蕭!英雄乘時務割據,幾度戰血流寒潮。我今幸逢圣人起南國(8),禍亂初平事休息。從今四海永為家(9),不用長江限南北。
【解析】此詩可屬詠史詩。前三句寫景,中間懷古,最后頌今。前三句以長江和鐘山的“相雄不相讓,形勢爭夸天下壯”的特點,來點出金陵的地理特異之處。懷古部分是說,秦皇以埋金來鎮東南之人杰地靈之氣,但是不成,它仍是“佳氣蔥蔥”。雖然后來的前三國、后六朝都未能據此要津而固守,當然也未能北上統一中原,而最后結果只落個國破家亡,以至于“草生宮闕何蕭蕭!”但這不能說東南不出人杰。不就是在“南國”出了個朱元璋嗎?最后二句是歌頌朱元璋統一了中國,以至于出現了“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的大一統興旺局面。這首詩較好地把景與情,自然與歷史,古與今融為一體,表現手法嫻熟。
上一篇:經典《登舍身臺》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白樸》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