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營州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高適
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營州,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置,治所在龍城。隋改柳城。唐開元后平盧節度使治此,即今遼寧省朝陽市。歷代為東北重鎮,唐代時漢族與奚和契丹雜居之地。詩寫營州地區少年的尚武精神及其豪邁氣概。
詩人采取即景手法,似身臨其境,目之所見:少年人縱馬馳騁,往來于廣袤的土地上。“原野”,平原曠野。厭,飽,滿足。這里首句是說安于、滿足于原野生活,既表現出對家鄉土地的熱愛,也隱示其性格趨向。一個“厭”字見其用字之妙。次句對“少年”作具體描述: “狐裘蒙茸獵城下。”寫的是他們的打獵生活。“狐裘”,狐皮制的衣服,是狩獵的裝束。“蒙茸”同蒙戎,猶言蓬松、紛亂。這里說少年人的裘皮衣隨風吹、馬跑而翻卷飄揚,顯出紛亂狀態,表現一派奔騰活躍的氣勢。
獵后飲酒,是人們生活中的“必修課”,詩詞中亦多如此寫。本詩亦未例外。但詩人在“酒”前加了一個“虜”字。這個字本義是對敵方的蔑稱,但與“酒”字成辭,特有一種親切之意。因為他們飲的是家鄉酒,或許就是自制的酒。“千鐘不醉”,是稱賞人的縱飲豪放。最后再為營州少年添上一筆濃彩:“胡兒十歲能騎馬”!這既與首二句呼應,從小過慣馬背生活,更見其矯健勇武,雖“年少”而騎馬習武已非一日了!
本詩是一首胡地風俗畫,十分貼近當地生活,不僅選取了富有特征性的形象:原野、狐裘、虜酒、騎馬、打獵來表現“營州少年”奕奕神采;而“厭”、“蒙茸”等更增加了詩的內涵,表達出獵者的勁健之姿。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六曰: “王翰《涼州詞》、王維《少年行》、高適《營州歌》……皆樂府也,然音響自是唐人,與五言絕稍異。”詩用仄音韻,被顧璘贊為“盛唐仄韻之可法者” (《批點唐詩正音》)。詩音節高亢健朗,篇幅短小,而咫尺有萬里之勢,正是盛唐風貌。
上一篇:李商隱《細雨》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