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戲問花門酒家翁》唐詩賞析,《戲問花門酒家翁》原文與注釋
岑 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①
道傍榆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②
【注釋】 ①沽:買或賣。首句里是賣的意思; 尾句里是買的意思。花門口: 花門樓的樓口。花門即指花門樓,涼州 (今甘肅省武威市) 館舍名。②榆莢: 榆樹的果實。春天榆樹未生葉時,枝條間便開花結(jié)莢,形狀似銅錢,色白成串,俗稱榆錢。
【鑒賞】 這是一首輕松幽默、別具一格的抒情小詩。
首二句寫詩人經(jīng)歷辛苦旅程來到?jīng)鲋莼ㄩT樓館驛歇腳時,看到有位白發(fā)紅顏的七十老翁還在當壚賣酒,酒店門口擺滿了許多酒壺酒甕,有的裝滿了酒,有的已經(jīng)賣空了。詩人用白描的手法,描出了館舍門前這個酒店的興旺情況和老翁和善待客、店內(nèi)美酒飄香的融融情景,堪稱是盛唐時代千里河西一幅生動感人的風俗畫,字里行間烘托出西部邊塞安定、和平的時代氣氛,為下文點明“戲問” 的詩題作了鋪墊。后二句詩人不是索然無味地實寫付錢沽酒的過程,而是在偶見道旁春色的剎那之間,立即從榆莢形似銅錢的外在特征上抓住動人的詩意,用輕松、幽默的語調(diào)戲問賣酒老翁: “老人家,摘下一串榆錢來買你的酒,你肯不肯呀?” 這豐富的想象,把生活高度詩意化了,讀者可以從中充分感受到盛唐時代人們樂觀、開闊的胸襟。
全詩用口語化的詩歌語言,寫眼前景物與人物,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樸素的白描手法和生動的詩意想象相結(jié)合,在虛實相映中顯示出既平凡又親切的情趣,讀來有一種既輕靈跳脫又幽默詼諧的藝術(shù)魅力。
上一篇:《李白·怨情》唐詩賞析,《怨情》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王建·新嫁娘》唐詩賞析,《新嫁娘》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