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凱
【作者介紹】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自號海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元末曾為府吏。洪武三年(1370),薦授御史。徐禎卿《翦勝野聞》記云:“獄有疑囚,太祖欲殺之,太子爭不可。御史袁凱侍,上顧謂凱曰:‘朕與太子之論何如?’凱頓首進曰:‘陛下欲殺之,法之正也;太子欲宥之,心之慈也。’帝以凱持兩端,下獄。三日不食,出之,遂佯狂病顛,拾啖污穢。帝曰:‘吾聞顛者不膚撓。’乃命以木錐錐凱。凱對上大笑,帝放歸,自縲木榻于床下。”實則凱局處于太祖與太子間,這樣回答要算得體的,而太祖對臣下的忌刻,亦于此可見。
凱父介,字可潛,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三錄有介所作《踏災行》(即《檢田吏》),詞旨激昂,可見凱詩法亦有自來。《翦勝野聞》云:“太祖晏駕,凱始出,優游以終。”太祖卒于洪武三十一年。但終太祖之世,始終對他不放心,《靜志居詩話》卷六:“相傳孝陵有言:‘東海走卻大鰻魚,何處尋得?’”故崇禎末,其鄉人單恂于其故址筑白燕庵,李待問書聯于柱云:“春風燕子依然入,大海鰻魚不可尋。”
他的詩,深沉蒼勁,有杜詩風格,但少變化,何景明推為明初之冠,未免過譽。內容多為感慨喪亂,抒發旅情,如《兵后大醉……》中的“何處江湖為樂土,誰家門戶有閑人”,《聞笛》的“風塵遠道歸何日,燈火高樓合斷魂”等,大抵佳作多成于元末。其集今所傳者曰《海叟集》。
上一篇:《自公安至云南辰沅道中謁山王祠》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