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斧《五卅慘案的原因與國人應有的覺悟》原文與翻譯、賞析
父老們! 兄弟們! 一切被壓迫的同胞們:
血肉橫飛的五卅慘案,是偶然的事嗎? 不是,這是資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的必然現象。資本帝國主義存在一天,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階級每日都有被屠殺的可能呵! 我們中國民族被屠殺也非始于今日,自鴉片之役以至庚子之役的中國史,完全是一部外國強盜宰割中國民族的血書。然而這次“五卅” 的大流血,卻是中國民族自覺的反抗帝國主義時期之第一頁呵!
這次慘案的遠因,是帝國主義想要永遠維持在華的政治經濟地位而顯其鐵血鎮壓政策; 近因就是上海日紗廠虐待華工,日紗廠中有儲金一事,就是把工人之工資抽百分之五存于廠中,到作工滿十年后方得發還。這就是束縛工人使他不得投效其他工廠之狡計,也就是埋著工人反抗的導火線。1925年2月間,某童工被日廠主打死,于是群情大憤,全體罷工,廠主以紗價低落置之不理。嗣后工人代表顧正紅,向廠主理論,因語言沖突,遂被槍殺。計中彈四處,刀傷十多處,此時上海各報館均不敢登載此殺人重案。一直到四月間,工人始派代表向上海學生會哭訴! 請求救援。學生憤報界不主持正義,遂全體議決于5月30日公祭顧正紅,并向公共租界示威演講。行至南京路的時候,群眾被英巡捕連發四十余槍,當場死去七人,先后死傷的約五六十人。這是“五卅”屠殺的大略情形。
這次“五卅”事變的性質既不是偶然的,更不是法律的,完全是政治的。因為這次事變是起于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民族運動的主力軍——工人階級——進攻,而成于英國帝國主義對援助工人的民族運動之鐵血鎮壓政策。所以英日帝國主義之大屠殺而引起全上海和全中國的反抗運動的目標,決不止于懲兇、賠償、道歉等“了事”的虛文,解決之道不在法律而在政治,所以應認定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推翻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其主要目的,不平等條約一日不廢去,帝國主義在中國一切特權一日不推翻,中國民族的生命與自由便一日沒有擔保,隨時隨地都有被橫暴殘酷野蠻無恥的帝國主義蹂躪屠殺之危險。全中國人民的生命與自由,決不能由懲兇,賠償,道歉等虛文得到擔保,只有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推翻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才能得到擔保,所以這次大屠殺引起的全上海全中國的反抗運動,將是一長期的民族爭斗。國人若是明了這一點,在那“九七”國恥紀念的時候,早應當向帝國主義開始斗爭,何至要到“五卅”屠殺以后呵! 現在我們醒覺了! 深知道帝國主義是我民族不共戴天之仇,我們應當努力的參加民族革命,但是國際帝國主義顯然的聯合進攻,你看“五卅”上海被英、日帝國主義屠殺時,美國、法國也調著陸戰隊參加助虐; 美國更大肆威嚇,將要把在華三十多只船,集中上海來廝殺。可知道國際帝國主義在中國,已經變競爭的侵略而為協同侵略,獨占的榨取而為均分的榨取。他們既已聯合進攻,那末,我們民族革命去推翻國際帝國主義,也必要組成一個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階級的廣泛聯合戰線。所以民族革命,應當分兩路進兵,東路應聯絡弱小民族,西路應聯絡無產階級。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上說,“此后世界人類要分為兩方面去決斗: 一方面是十二萬萬五千萬人,一方面是二萬萬五千萬人”,因為這樣我們的民族革命,在世界無產階級上有重大的意義,所以要完成民族革命的工作,不能不視為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同胞呀! 起來! 起來!大家不忍做長期的奴隸,都要站在民族革命的旗幟下去求解放呀!
【鑒賞】 從“五四運動” 到 “五卅慘案” 整整六年。在這六年間,中國革命經歷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工人階級的進一步壯大; 馬克思主義的深入傳播; 第一次國共合作; 廣大民眾覺悟的進一步提高。由于這些革命因素的影響,本文不僅對帝國主義侵略本性有更深刻的認識,對帝國主義斗爭的策略也比過去成熟。
文章首先揭示了 “五卅慘案”不是偶然事件,而是資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的必然現象。因而認定: 帝國主義是中國民族不共戴天的仇敵,并明確了與帝國主義斗爭的長期性。這些認識是為過去所沒有的。
接著,文章分析了 “五卅” 事變的性質不是法律的,而是政治的。為取消不平等條約而訴諸法律,訴諸公理和正義,猶如緣木求魚,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因為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身就是非公理的、非正義的。跟帝國主義者講公理、講正義,無異于向豺狼講人性。文章明確指出: “這次事變是起于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民族運動的主力軍——工人階級——進攻,而成于英國帝國主義對援助工人的民族運動之鐵血鎮壓政策。” 對這樣的 “政治性” 事件,“決不止于懲兇、賠償、道歉等 ‘了事’ 的虛文,解決之道不在法律而在政治,所以應認定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推翻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其主要目的。” 總之一句話: 推翻帝國主義,進行一場偉大的民族革命。這些觀點和提法比過去的一些提法,如 “要求帝國主義放棄在中國的特權”“要求取消二十一條” 等,在態度上要明確、強硬得多。
文章進一步分析了帝國主義侵略方式和策略的改變: “已經變競爭的侵略而為協同侵略”,“獨占的榨取而為均分的榨取。” 既然帝國主義已經 “國際化”了,既然敵人采用了 “聯合進攻” 的手段,“我們民族革命去推翻國際帝國主義,也必要組成一個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階級的廣泛聯合戰線” 去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最后,文章號召大家 “站在民族革命的旗幟下去求解放!”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這些新認識、新觀點,都是以愛國主義思想為基礎的,可以說,它們是愛國主義的升華,是更高層次的愛國主義。
從思想內容來看,本文有著在當時不失為嶄新而精辟的論點,如五卅事變“不是法律的,完全是政治的”,“國際帝國主義在中國,已經變競爭的侵略而為協同侵略,獨占的榨取而為均分的榨取”等。這些論點鮮明正確,語言準確生動,對揭示敵人本質,喚起民眾覺醒,無疑起著積極的作用。從表現手法來看,文章主要采用了逐層推論的方法。第一層,揭示了 “五卅慘案”是帝國主義統治下的“必然現象”,這就給全篇論理提供了論據; 第二層,分析了慘案的遠因和近因,給論理提供了確鑿的事實依據; 第三層,分析了慘案不是法律的,而是政治的,進一步論證了帝國主義侵略的實質和革命人民應采用的斗爭策略;第四層,揭示了敵人侵略策略的改變,進而指出革命人民應采取的應變策略和整個民族革命應走的道路。全文論點鮮明,論據充分,層層推進,論理嚴密。
上一篇: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蔡元培《五卅殉難烈士墓紀念碑碑文》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