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方孝孺·題觀鵝圖》鑒賞
善用物者天下無遺物。夫茍無遺物,則凡飛走動息之類接乎耳目者,悠然會乎心,皆足以助吾天機,孰非可用者乎?世稱王逸少愛鵝,鵝何足深愛?逸少固有以取之爾。事物之變,天地之跡,陰陽鬼神之蘊奧,心之所得,寫之于書,其所取者,豈特一端哉! 盈兩間者皆逸少之書法也,鵝蓋其一物而已。觀錢舜舉之畫,風流閑遠之趣猶溢于目中,此豈易與世俗言耶?
(《遜志齋集》)
茂叔愛蓮,淵明愛菊,君復愛梅,他們所取的是蓮、菊、梅的品格,陶冶情操,熔于創作。羲之愛鵝當亦如此,愛鵝是其表象,“固有以取之”是其實質。作者乘勢進一步提出見解:事物的發展變化,天地間的規律,陰陽鬼神學說的深奧含義,在思想上獲得了認識而寫之于書,所取的就不止是一個方面了! 同理,滿室所掛盡是羲之書法,鵝亦不過是一物罷了。當然,只有像作者那樣通達的飽學之士才能在觀畫時作出這樣洞悉真諦的鑒賞。
本文劈頭高屋建瓴闡發哲理:善假于物,則萬物無不為我所用,耳濡目染,思想自有領悟,智慧之源自是無窮。這番哲理先給讀者以啟迪,然后對王羲之愛鵝提出思考,抒發見解,全文說理嚴謹,文勢猶似破竹,最后以觀畫的獨特見解戛然煞住,余意無窮。
文題不以“題逸少愛鵝圖”命名,而標以“題觀鵝圖”,個中道理甚明。
上一篇:《清·錢謙益·題菊譜》鑒賞
下一篇:《清·龔鼎孳·題陳章侯美人畫①》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