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浙江省·西施浣紗石》古詩詞賞析大全
西施浣紗石,在西施故里諸暨縣城郊苧蘿山下,浣紗溪(今已并入浦陽江)畔。相傳為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浣紗之處。西施出生在苧蘿山西施村。她本姓施,名夷光。苧蘿山下有兩個村,兩村人都姓施,夷光居西村,故稱西施。西施出身貧寒,家以浣紗為生。時當吳國滅越之時,越臣范蠡見她有傾國之色,就召入越宮,教以歌舞,三年學成,獻于吳王夫差。夫差得西施后,對越國喪失警惕,最后被越王勾踐所襲,吳國遂滅。如今西施村已不存,但浦陽江邊有浣紗亭,以及名聞遐邇的“浣紗石”,石為一橢圓形,長1米許,石上刻有蒼勁有力的“浣紗”兩字,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手書。當年王羲之游歷到此,登臨巨石,遙望滔滔江水,感慨萬端,揮毫寫下這兩字,后人將其鐫刻石上。浣紗亭內碑碣記西施的事績。
西施越溪女,明艷光云海。
未入吳王宮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在。
桃李新開映古楂,菖蒲猶短出平沙。
昔時紅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
君去西秦適東越,碧山清江幾超忽。
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紗石上窺明月。
[詩名] 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
[作者] 李白
[注釋] ●明艷句:說西施的艷姿,光照云海,極言其美?!窦t粉:古時喻美女。●超忽:遠貌。王山《頭陀寺碑文》:“東望平皋,千里超忽。”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蓋嬌態,君憐無是非。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詩名] 西施詠 (全詩14句)
[作者] 李白
[注釋] ●寧久微: 哪能久處于卑微的地位。●賤日句:當卑賤之日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嗎?●貴來句:進宮以后,人們才發現西施真是具有絕色的美女,世間少有。●傅脂粉:古代女子傅胭脂色粉作飾?!裰_衣:穿絲綿衣服?!駸o是非:吳王迷于美色,失去了理智判別是非的能力,殺死了忠臣伍員。●鄰家子:指苧蘿東村女,人稱東施?!裥эA:《莊子》記:西子病心而顰(皺眉、蹙眉),其里之丑女(東施)見而美之,亦捧心而效顰 (學西施皺眉的樣子),富人見之閉門不出,貧人見之攜妻而去之,彼知美顰而不知顰之所以美也。這就是東施效顰的故事。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
勾踐征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詩名] 西施
[作者] 李白
[注釋] ●越溪:指若耶溪。●苧蘿山:西施的家鄉?!窈苫ㄐ哂耦仯赫f荷花見了西施也羞自己不如西施美,即所謂“羞花閉月”之美容。●皓齒:潔白的牙齒?!裾鹘^艷:勾踐征求絕色美女,以實現其亡吳的計劃。●揚蛾入吳關:揚眉進入吳國的境內。●提攜館娃宮:西施被吳王夫差封為妃而入靈巖山上的別宮,人稱館娃宮,因吳人稱西施為館娃?!袂锞共贿€:西施離越入吳,直至吳國滅亡,再也沒有回到越地。傳說吳滅后,西施隨范蠡游五湖而隱居。
吳越相謀計策多,浣紗神女已相和。
一雙笑靨才回面,十萬精兵盡倒戈。
范蠡功成身隱遁,伍胥諫死國消磨。
只今諸暨長江畔,空有青山號苧蘿。
[詩名] 浣紗廟
[作者] 魚玄機,字幼微,一字蕙蘭,長安 (今陜西西安) 人,為晚唐女詩人。
[注釋] ●吳越相謀:吳國與越國互相謀算要消滅對方?!皲郊喩衽?指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詩名] 西施
[作者] 羅隱
[注釋] ●西施二句:說如果認為是西施亡了吳國,那末后越國亡于楚又能怪誰呢?意思是國家興亡自有其本身內部與外部原因,西施本人作為一個弱女子是無罪的。
上一篇:關于描寫《湖北省·西塞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廣西壯族自治區·象鼻山·穿山月巖·斗雞山》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