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①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yù)將書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長干行》 是李白樂府中卓異的一篇,表現(xiàn)了李白對婦女命運的真摯關(guān)切和深刻同情。長干,在今南京中華門外,秦淮河南的一條巷。《長干曲》本為樂府古辭,主人公即女子:“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lián)u。妾家揚子住,便弄廣陵潮。”是以搖舟弄潮的船家女。唐人崔顥、張潮等擬作,也都以女子為主人公,可見《長干》 之曲主要是寫女子生活。長干里位于長江之側(cè),當時這里的商業(yè)經(jīng)濟極為發(fā)達,商人經(jīng)常往來于長江上下游。長干里經(jīng)商的人一定很多,因而形成特色。李白第二首《長干行》 寫道:“憶妾深閨里,煙塵不曾識,嫁與長干人,沙頭候風色。五月南風興,思君在巴陵。”張潮 《長干行》也寫道:“商賈歸欲盡,君今尚巴東。”可見前往巴陵經(jīng)商的人很多。商人一去經(jīng)年累月不返,商婦相思遂成一較為顯明的社會現(xiàn)象,一時文人多有以此為寫作題材。李白繼承了樂府古辭,在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上又予以拓深和提高。原作共有兩首,而以第一首尤為突出。在這里,李白以其敏銳的眼光,高超的藝術(shù)概括力,塑造了一個鮮明的年輕商婦的形象。與其它閨怨詩不同,本詩描寫的女子與她的丈夫有著青梅竹馬的深摯愛情,因此她們之間的分離與相思也才最能打動人。
詩以回憶的形式,通過第一人稱口吻,娓娓敘來,那時候他們都小,同住在長干里。她的額上覆著一層劉海,手里拿著剛剛折下的花枝;他跑了過來,手里拿著誘人的青梅,胯下一根竹竿為馬,圍繞著院中的井欄玩耍。她跟他在一起,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詩歌將童年時情竇未開的少男少女那親密、純真的友情,通過青梅竹馬這一典型事物,形象而又活潑地再現(xiàn)了出來。十四歲,是她人生的一大轉(zhuǎn)折。“十四為君婦” 四句回憶她初婚時情景,“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活脫脫將一個初婚少婦的羞怯,嬌柔描畫出來,而“千喚” 二字亦將男主人公的癡情與憨厚表現(xiàn)無遺,這二句是對“羞顏” 的渲染,蘊含了多么豐厚的愛意。“十五始展眉”四句,是婚后甜蜜生活的寫照。她走過了羞澀的少女到少婦的轉(zhuǎn)變歷程,開始了熱烈的愛情生活。“愿同塵與灰”是她的誓言,“抱柱信”,“望夫臺” 二則典故表達了這誓言的具體內(nèi)容。傳說古代有一位青年尾生,與情人相約在橋下見面,到時女子未至,河水上漲,尾生守約不去,終于抱柱溺死。后世便用 “抱柱”比喻堅貞的愛情。(見《莊子·盜跖篇》)望夫臺的故事很普遍,傳說古代有妻子登山望夫不歸,最后變成一塊石頭。這兩則典故在這里一用于夫,一用于妻,說明二人愛情的堅貞,與其它閨怨詩中女子害怕丈夫有外遇不同。“常存” 與“豈上” 表現(xiàn)了女子對此的自信。這兩句是全文的關(guān)鍵,既是對以上十四句的總結(jié),又巧妙地通過誓言過渡到下文的思夫。
她以為人的一生就應(yīng)該這樣長相廝守,永不分離,誰知“豈上望夫臺”不幸變?yōu)椤熬股贤蚺_”,而且來得這么早。度過了兩年甜蜜的婚后生活,丈夫終于離家去蜀地經(jīng)商。陰歷五月,江水上漲,生長在長江邊的人,大都知道瞿塘峽的滟澦堆。不知什么時候就流傳下來的民謠說:“滟澦大如襆,瞿塘不可觸。”滟澦堆,這是瞿塘峽口的一塊巨大礁石,在五月的大水里隱藏著,行船稍不注意就會觸礁。這位少婦不禁對丈夫的安危深深地憂慮著,而那西岸凄厲的猿聲也每每令她驚顫不已,《水經(jīng)注》說:“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淚沾裳的不僅僅是行旅客商,獨守空閨的佳人少婦更為之斷腸。
“門前遲行跡” 以下,詩人筆鋒一轉(zhuǎn),又具體描寫少婦無盡的離愁。丈夫離家已久,門前他昔日留下的足跡,一一已生綠苔。這兩句一是表明少婦閨中寂寞,一是表現(xiàn)她的堅貞,為丈夫謹守婦道。丈夫在外,她須謹重持身,不可輕率出門,招人非議,門前綠苔便為見證。然而綠苔封門,卻難封住一顆年輕的心,那舊行跡,行跡上的綠苔,無時不在惹動相思。因此,門前死一樣的綠苔與她那澎湃跳動的內(nèi)心造成了強烈的對比。“苔深不能掃”,也無力掃,正如排遣不盡的相思不可掃一樣。“落葉秋風”渲染了蕭瑟的環(huán)境。秋風陣陣,落葉片片,今年的秋風似乎來得特別早,這是對她蕭瑟內(nèi)心的點染。“八月蝴蝶來”,四句,以雙飛蝴蝶對比自己的孤獨寂寞,對紅顏在靜靜的端坐中銷去,懷著一股強烈的哀怨和無可奈何的嘆息。最后四句,是極度相思中的誓言,表現(xiàn)了她盼望丈夫歸家的急切心情。如果良人早晚回來的話,她將相迎到長風沙。長風沙,在今安徽安慶市東長江邊上,距長干里約七百多里。不以七百里路為遠,見出少婦相思之苦及相思之深。經(jīng)過五月、八月的相思,綠苔與蝴蝶的渲染,詩人在結(jié)尾以 “相逢不道遠,直至長風沙”的誓言,將全詩推向最高潮,少婦的形象完整而鮮明。
全詩采用年齡序數(shù)法,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到低頭暗壁,千喚不回,直到展眉發(fā)誓,最后沖出長干,完整地刻畫了少婦的成長過程,其形象在中國古代閨怨詩里也是獨放異彩的。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李白明顯受到樂府民歌 《孔雀東南飛》 的影響,采用了年齡序數(shù)法。但詩人又有發(fā)展,不是簡單地帶過,而是在每個敘述出來的年齡上,通過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少婦一個成長階段的完成。詩的后半部分,又明顯受到 《西洲曲》 的影響,通過季節(jié)與景物的轉(zhuǎn)換,刻劃女主人公愈來愈深的相思。《長干行》一直為后人所傳誦,以致掩蓋了詩人另一首也有著很高水平的詩。《唐宋詩醇》 說這首詩:“兒女子情事,直從胸臆間流出,縈迂回折,一往情深。”這個評價還是很貼切的。
上一篇:李白《金陵酒肆留別》原文閱讀|賞析
下一篇:李白《長歌行》原文閱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