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遺札》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軍務倥傯2,未遑修候3。恭惟臺履康吉4,伏冀為國自珍5!
近得諜報6,知逆豫既廢7,虜倉卒未能鎮備8,河、洛之民9,紛紛擾擾10。若乘此興吊伐之師11,則克復中原,指日可期12,真千載一期也13!乃廟議迄無定算14,倘遲數月,事勢將不可知矣15!竊惟閣下素切不共之憤16,熟籌恢復人才17。乞于上前力贊俞旨18,則他日廓清華夏19,當推首庸矣20。
輕瀆清嚴21,不勝惶汗22!
飛再頓首23。
【注釋】 1作于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偽齊傀儡皇帝劉豫被廢黜之后的一段時間里,具體時間不詳。收信人當為南宋朝廷當權主戰能進言者,具體是誰亦不詳。故稱“遺札”,。 2倥傯(kong zong恐總):急迫。3遑:閑暇。 修候:進行問候。 4恭:表敬語。 惟:思,祝愿。臺:表敬語。 履:步履,指生活。 康吉:安康吉祥。 5冀:希望。珍:珍重。 6諜報:探子的報告。 7逆豫:逆賊劉豫。 8鎮備:鎮壓、控制完備。 9河、洛:黃河與洛河,此指二河流域地區,即宋朝被金、偽齊占據的失地。 10紛紛擾擾:動蕩不安。 11吊伐:吊民伐罪,即撫慰人民、討伐有罪之人。 12期:待。 13一期:一遇。14乃:連詞,而。 廟議:廟堂之上的謀議。廟堂,指朝廷。 迄:至今。 15事勢:事情發展趨勢。 16閣下:敬稱。唐趙璘《因話錄·五》“古者三公開閣,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閣,所以書題有閣下之稱……今又布衣相呼,盡日閣下。” 切:動詞,深切地感到。 不共之憤:不共戴天的義憤。 17籌:籌劃。 恢復:收復失地。恢,擴大。復,回復。18上前:皇帝面前。 力贊:極力促成。 俞旨:即御旨。 19廓清:肅清。 20首庸:首功。 21瀆:褻瀆。 清嚴:清靜威嚴。22不勝:承受不了。 惶汗:惶恐流汗。 23再拜:二次行拜禮,這是行重禮。
【今譯】 軍中事務急迫,以前沒有時間問候您。滿懷敬意地祝愿您生活幸福如意,希望您為了國家自己多多保重。
近來得到探子的報告,知道逆賊劉豫已被廢黜,金軍倉卒間沒有能夠完全控制住局面。黃、洛二河流域金偽統治區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如果乘這機會起兵撫慰人民、討伐金國侵略者,那么收復中原之地,指日可待。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呀!可是朝廷商議至今還沒有拿定主意,倘若再拖延幾個月,局勢的發展就將難以預料了。我私下認為您平素懷著與金國侵略者不共戴天的刻骨仇恨,是一個對收復失地已深思熟慮的杰出人才。希望您能在皇上面前極力促成興師討伐的御旨,這樣,今后澄清宇內、統一華夏,您就將被公推為首功了。輕率地褻瀆您的清靜和威嚴,我感到十分惶恐因而汗流浹背。
岳飛再次布禮。
【集評】 王彬《古代散文鑒賞詞典》王玉麟:“……報國激情溢于言表……這篇短簡不過百十字,卻寫得言詞懇切,充滿昂揚健武的氣概。直截了當、屢用感嘆之語,尤其是文字之洗煉而暢達……”
【總案】 與上篇時隔不久,情況卻大不相同。高宗一意孤行主和投降,對岳飛已不再信任、重用,相反予以排擠、壓制。岳飛進言,已很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岳飛沒有沮喪、消沉。他仍然和以前一樣,關注著敵我態勢,尋找報國的有利時機。當看到金國侵略者廢黜劉豫,淪陷區局勢不穩,仍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給京城主戰要員寫信,希望他進言促成出師,收復中原。作者表現出來的愛國熱忱,仍是那樣飽滿,克敵致勝的決心仍是那樣堅定。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歲寒知松柏之后凋。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民族英雄的形象更加突出地凸現在人們面前,那樣可敬、感人。此文平易流暢,彬彬有禮,委婉動人,感人至深。正如清人周于智在《岳忠武王文集序》中所說,岳飛的“書翰詩歌,偶然贈答,披肝瀝膽,一一皆至性所流露,非尋章摘句之士所可幾及者”。
上一篇:韓愈《送窮文》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陸龜蒙《野廟碑》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