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九淵《送宜黃何尉序》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民甚宜其尉1,甚不宜其令2;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令、尉之賢否不難知也。尉以是不善于其令,令以是不善于其尉,是令、尉之曲直不難知也。東陽何君坦宜黃3,與其令臧氏子不相善4,其賢否曲直,蓋不難知者。夫二人之爭,至于有司5,有司不置白黑于其間,遂以俱罷??h之士民,謂臧之罪不止于罷,而幸其去;謂何之過不至于罷,而惜其支。臧貪而富,且自知得罪于民,式遄其歸矣6;何廉而貧,無以振其行李7,縣之士民,哀其窮而為之裹囊以餞之8,思其賢而為之歌詩以送之,何之歸亦榮矣!
比干剖心9,惡來知政10;子胥鴟夷11,宰嚭謀國12。爵、刑舛施13,德、業(yè)倒植,若此者班班見于書傳14。今有司所以處臧、何之賢否曲直者15,雖未當(dāng)乎人心16,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17,豈不遠哉?況其民心士論,有以慰薦扶持如此其盛者乎18?何君尚何憾!
魯士師如柳下惠19,楚令尹如子文20,其平獄治理之善,當(dāng)不可勝紀(jì),三黜三已之間21,其為曲直多矣!而《語》、《孟》所稱,獨在于遺逸不怨22,厄窮不憫23,仕無喜色,已無慍色。況今天子重明麗正24,光輝日新。大臣如德星御陰輔陽25,以卻氛祲26。下邑一尉,悉力衛(wèi)其民,以迕墨令27,適用吏文28,與令俱罷,是豈終遺逸厄窮而已者乎?何君尚何憾!
雖然,何君譽處若此其盛者,減氏子實為之也。何君之志,何君之學(xué),遽可如是而已乎29?何君是舉亦勇矣!試率是勇以志乎道,進乎學(xué),必居廣居30,立正位31,行大道32,使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吾所望于何君者。不然,何君固無憾,吾將有憾于何君矣!
【注釋】 1宜其尉:認為縣尉很合適。尉,縣尉。 2不善于其令:同他的縣令不能友好相處。善,友好。令,縣令,文職縣長。 3東陽:三國時吳所置郡名,治所在今浙江金華市。宜黃:今江西宜黃縣。4臧氏子:其人可能姓臧,也可能是指斥他的賤稱。《方言》謂荊淮海岱之間罵奴日臧,罵婢為獲。 5有司:古代設(shè)官分職,事各有專司,故曰有司,猶今云有關(guān)當(dāng)局。 6式遄:很快地。式,發(fā)語詞。遄,迅疾。7振:整治。行李,行裝。 8裹囊:充實行裝。 9比干剖心:殷紂王叔伯父比干,因犯顏強諫,被剖心而死。 10惡來知政:惡來為紂王奸臣,被任用主持國事。 111子胥鴟夷,伍員,字子胥,為吳王夫差殺害后以革囊裹尸投入江中。鴟夷,皮囊。 12宰嚭謀國:吳王夫差的太宰伯嚭,因奸佞而被委以國事。 13爵刑舛施:賞罰妄加。爵,爵位,秩次。刑,處罰的總稱。 14班班:歷歷。 15處:處置。 16當(dāng):符合。 17揆:比。 18慰薦扶持:同情幫助。 19士師:古代法官。柳下惠:春秋時魯大夫,姓展名禽,因食邑柳下,謚惠,故名。 20令尹:楚國掌軍政大權(quán)的官。子文:姓斗名谷於菟,其父斗伯比與鄰國女所私生,棄于云夢,傳說由虎喂乳,后再收養(yǎng)成人。楚人稱“乳”為“谷”,稱“虎”為“於菟”,故名。 21三黜三已:柳下惠曾三次被免職,子文曾三次被罷官。 22遺逸不怨:被遺棄不用而不怨恨。 23厄窮不憫:自己受窮困而不憂慮。 24重明麗正:《易·離》:“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薄按笕艘岳^明照于四方?!奔囱岳鄞位识己茫苤翁煜?。 25德星:賢人星,所在有福。御陰輔陽:燮理陰陽,居官輔政之意。 26氛祲一:預(yù)示災(zāi)禍的不祥之氣。 27迕墨令:觸犯貪贓的縣令。 28適用吏文:僅僅因為上級官吏的一紙文書。 29遽可:豈可。 30居廣居:自“居廣居”到“威武不能屈”均見自《孟子·滕文公下》。意為大丈夫當(dāng)生活在天下最廣的住宅——仁里。 31立正位:意為大丈夫當(dāng)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 32行大道:意謂大丈夫當(dāng)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義上。
【今譯】 百姓和他們的縣尉很融洽,而和他們的縣令很不融洽;官吏和他們的縣令很融洽,而和他們的縣尉很不融洽,這樣看來縣令和縣尉的賢能與否就不難知了。縣尉因此同縣令相處不好,縣令也因此同縣尉相處不好,這樣看來,縣令、縣尉之間誰曲誰直就不難知了。東陽何坦在宜黃任縣尉,和他的縣令姓臧的相處不好,他們的賢能與否和是非曲直,大概是不難知的。他們二人的爭執(zhí),直上報到有關(guān)當(dāng)局,有關(guān)當(dāng)局對他們的爭執(zhí)不分白還是黑,就予以一同罷官??h里的士人和民眾,認為臧氏的罪不只是罷官問題,而慶幸他離去;認為何君的過錯還不至于罷官,而痛惜他離去。臧氏貪贓而富有,并且自知得罪了百姓,很快就回去了;何君廉潔而貧窮,沒有資財可以整治行裝,縣里的士人民眾,可憐他的窮困而為他整治行裝并歡送他,思念他的賢能而為他吟詠詩歌來送他,何君的回家也算光榮了啊!
比干被剖心,惡來就當(dāng)政;子胥被拋尸江中,太宰伯嚭就謀劃國事。賞罰妄加,道德和事業(yè)錯用,象這樣的事清楚地記載在典籍和著述之中。如今有關(guān)當(dāng)局用以處置臧、何二人賢否曲直的辦法,雖然不符合人心,然而同賞罰妄加、德業(yè)錯用這類事相比,豈不相距很遠嗎?何況縣里的民心和輿論,可以給予安慰幫助的這樣強烈呢?何君還有什么感到遺憾的呢!
魯國的法官如柳下惠,楚國的令尹如子文,他們審判訟訴、治國理財?shù)纳普?,該是記不完的,柳下惠三次被免職、子文三次被罷官,這里的是非曲直一定很多啊!可是《論語》、《孟子》所稱贊他們的,只在于他們的被廢棄而不怨恨,受窮困而不憂愁,仕進時沒有什么歡喜的面色,停職時沒有什么不高興的。何況當(dāng)今天子繼承了歷代的傳統(tǒng),并且圣德日新又新。大臣們?nèi)缳t人星,能燮理陰陽,來排除不祥之氣。小邑的一名縣尉,盡己之力保衛(wèi)民眾,因而觸犯了貪贓枉法的縣令僅僅因為受上級官吏的一紙文書,與縣令一并罷官,他難道會最終被棄受窮困而了結(jié)的嗎?何君還有什么遺憾的呢!
雖然這樣,何君的聲譽得到這樣強烈的原因,其實正是臧氏所造成的。何君的志向,何君的學(xué)業(yè),豈可象這樣就算了嗎?何君這一舉動可說是勇敢了啊!如果保持這種勇氣來立志行道,增進學(xué)業(yè),一定能終身奉行仁德。立足于禮而走在義的道路上,即使富貴也不能惑亂他的心,貧賤不能改變他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氣節(jié)。這就是我期待著何君的。不然的話,何君固然沒有什么遺憾,可是我將對何君會感到不滿意了啊!
【總案】 江西宜黃的縣尉何坦,因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跟縣令不和。上司竟然不分青紅皂白,一并予以免職。作者對此憤憤不平,所以臨別贈言,為文慰勉。文章以人民群眾的毀譽是評判官吏劣優(yōu)的標(biāo)準(zhǔn)為立論之本,指出個人的進退升沉不足介意,而民心所向才是真正的光榮。并以柳下惠、子文等歷史上名臣的三黜三已為例證,竭力予以慰勉。還從更高的要求上來勸勉他保持勇氣,進德修業(yè)。全文觀點正確,感情強烈,愛憎分明,起到了鼓舞人心、有益教化的積極作用,從中也可窺見作者的情操之美和修養(yǎng)之深。
上一篇:陸游《跋李莊簡公家書》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韓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