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戴·灞上秋居①》唐詩賞析,《灞上秋居》原文與注釋
馬 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②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③
【注釋】 ①灞上:古地名,即霸上,在今陜西西安市東。②獨夜:孤獨之夜。③郊扉:郊居。扉:本指門,此借代房。致此身:意即以此身為國君盡力。致:盡。《論語》: “事君能致其身”。
【鑒賞】 這首詩抒寫閉門孤寂之感。詩人以如彩畫筆,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意象鮮明、藝術精湛的畫卷: 霸原上空秋氣蕭森,令人心煩的秋風秋雨至晚方停,暮靄沉沉的天際,群雁向南疾飛。一個 “頻” 字,既表明飛雁之多,又使人聯想到它們日暮投宿的惶急之狀。內中浸漬了詩人鄉愁之思。
讓我們繼續展開畫卷,但見風雨中片片黃葉飄落,寄宿古寺的客子獨對寒燈,黯然神傷。古云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詩人羈旅他鄉,返家無期,凝視落葉,肝腸寸斷。一個 “寒” 字一個 “獨” 字,凸顯主人公凄涼孤獨形象,可謂畫龍點睛。夜色沉沉,窗外寒風陣陣,室內一燈如豆,微光瑟索,孤身古寺,愁何以堪!
讓我們將畫卷再往下移。夜闌人靜,萬籟俱寂,連秋蟲都已停止了歌唱。露珠滴落枯葉之上,嘀嗒、嘀嗒,聲雖微弱,卻很清晰。“此時無聲勝有聲”,滴露之聲非但沒劃破長夜之沉寂,反而使人感到靜得可怕。明明孑然一身,卻偏說有一個鄰居——一個絕跡塵世,久居古寺的和尚。與這樣的野僧為鄰,孤寂處境愈加突出。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進一步刻畫了詩人的心境,秋夜沉沉,屋外滴露點點,枯葉有聲。詩人思潮起伏,長夜無眠,野僧為鄰,頓生已被拋棄世外之傷感。
尾聯直抒感慨,將全詩感情推向頂點。“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詩人為求仕到長安,寄居古寺日久,盤纏將盡,而晉升無望,懷才不遇的憤激和進身求職的渺茫溢于言表。
全詩寫景皆眼前所見,不假雕飾,信手拈來;抒情著眼于內心實感,不作無病呻吟,堪稱晚唐哀音的真實寫照。
上一篇:《柳宗元·溪居》唐詩賞析,《溪居》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沈佺期·獨不見》唐詩賞析,《獨不見》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