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長干曲》言情贈友詩歌
月暗送湖風,相尋路不通。
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
這是一首情歌,描寫一個青年小伙子對一位采蓮姑娘的愛慕和追求。
“月暗送湖風”,一個迷人的夜景:朦朧的月色,給夜晚披上一件神秘的半透明罩衫,湖面上吹來的風,帶著濕潤和清涼,輕輕地撫摩著月色籠罩下的江南水鄉。一個“送”字,就把湖風寫得頗具柔情,好像它是大自然的信使,大自然派它來愛撫萬物的。短短五個字,描繪出一個優美而宜人的環境氛圍,這是崔國輔匠心獨運的結果。緊接著我們的主人公興沖沖地出場了,他是一個小伙子,從 “相尋”看來,他是聞聲而動的。什么聲呢? 采菱姑娘唱的菱歌聲。歌聲隨湖風飄揚,稍遠一點就會時斷時續、時高時低,但作為有心人的小伙子,卻從湖風送來的歌聲中,發現了異常,使他陶醉,令他神往,一種朦朧而神秘的憧憬驅使著他,踏著朦朧的月色,迎著清涼的湖風,朝著歌聲傳來的方向,高一腳低一步地行走在小路上。他只顧細辨歌聲,尋聲而行,無暇顧及道路,所以幾次走到水邊,又幾次退回。“相尋路不通”五個字,風趣地寫出了小伙子的帶點憨厚的性格和對某一姑娘的真誠愛慕和追求。
三、四兩句,小伙子吃了幾次路不通的虧,最后似乎才恍然大悟: 前面是池塘。那此起彼伏的歌聲正出自湖中。仔細分辨,其中有一極熟悉的聲音,小伙子放心了。“知”字用得極為傳神。它表明我們的小伙子平常對自己的意中人是十分注意觀察、分析的,能從眾多的歌聲中分辨出意中人的聲音來,沒有既深且細的了解是決不可能的; 同時透過 “知”字,我們還仿佛看到他因為聽清了意中人的聲音而得意地笑了。這樣一來,就把小伙子對姑娘的一片癡情和盤托出。
本詩語言明暢,風格清新,于自然中顯含蓄,尤其是 “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留給讀者廣闊的想象余地和無窮的回味。
注釋
①小長干曲: 樂府詩題。南朝樂府雜曲歌辭有《長干曲》。小長干,屬長干里,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上一篇:《寓意》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少年游》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