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歌·時尚急催玉(一重山)》原文與賞析
一重山,兩重山,阻隔著關(guān)山迢遞;恨不得來見你,空想著佳期。默地里思一會,想一會,要寫封情書捎寄。才放一只桌兒,鋪著一張紙兒,磨著一池墨兒,拿起一支筆兒; 未寫著衷腸,淚珠先濕透了紙,先濕透了紙。
這首民歌的女主人公與情郎遠隔千山萬水,欲前往而不能,欲寫信而未訴衷腸淚已流,寫得哀婉幽怨,纏綿悱惻。
“一重山,兩重山,阻隔著關(guān)山迢遞;恨不得來見你,空想著佳期?!碧鲞f,遙遠的意思。情郎離家,遠去他鄉(xiāng),他們之間阻隔著一重又一重高山,一道又一道峻嶺。三個“山”字連用,令人頓生沉重感。表達了這位女子思念之重,心事之重。迢遞寫的是關(guān)山遙遠,也是她思念遙遠。一重又一重的迢遞關(guān)山,擋住了她翹首以盼的視線,把他們隔在兩處,卻擋不住她的心,隔不斷她的情,更阻止不了她的日夜思念。關(guān)山青了又黃,黃了又枯,枯了再青。高插云霄的山峰,似乎成了不可逾越的屏障,久久地阻隔著情郎的音訊,情郎的歸期。她恨不得翻山越嶺,投入情郎的懷抱,以訴滿腹的戀情愛意,有情郎何在,茫然無覓。更何況自小三門不出四戶的她,小腳弱質(zhì),且又關(guān)山重重,荊棘遍地,如何行得?欲行不能,欲罷難忍,無可奈何,只剩下了 “空想著佳期”。
“空想著佳期”,寫出了她心中不盡的凄苦?!翱障搿迸c “佳期”相對,“空想”是現(xiàn)實,“佳期”是憧憬; “空想”的現(xiàn)實是嚴酷的,“佳期”的憧憬是甜蜜的。在嚴酷的現(xiàn)實中咀嚼著憧憬的甜蜜,這甜蜜不僅不能沖淡現(xiàn)實中的苦痛,反而使這苦痛愈烈!下句中的“默”字,正好說明她日日夜夜都默默地忍受著相思病的痛苦熬煎。
空想終是空,佳期卻無期。日日的思戀,夜夜的想念,形成了濃濃的、厚厚的感情積淀;這濃厚的感情積淀在一次次失望、惆悵、令人心悸的猜斷臆想的轟擊下,更令人難以容納、忍受。無可奈何,她同其他人一樣,選擇了一條無可選擇的路:借一方尺箋,略略釋放少許積聚她胸中太久太多的愛情能量。
“才放一只桌兒,鋪著一張紙兒,磨著一池墨兒,拿起一支筆兒”,四個動作依先后次序而成,雖貌似平靜,平靜中卻又透出無奈、苦澀,透出她心靈深處的圈圈漣漪:一只桌兒一人孤坐,一張紙兒能載起幾許憂愁?一池墨兒是用眼淚磨成,一支筆兒又怎能寫盡這許多情?往昔的魚水相諧,今天的孤寂難耐,將來的渺渺無期,叫她先說什么?又怎么說?結(jié)果呢,“未寫著衷腸,淚珠先濕透了紙?!?/p>
“未寫著衷腸”,含意頗豐?;蛟S她寫了,但終因心亂如麻而致語言駁雜,詞不達意;或許她已寫了許多,但仍覺不及衷腸萬一,紙短情長;更可能的是她要說的話太多太多,它們都沖向喉嚨,結(jié)果一句也沒擠出去,反倒讓眼淚先打濕了信紙。而 “淚珠先濕透了紙”,是對前面種種的概括、印證和進一步的生發(fā)。至此,感情的閘門再也關(guān)閉不住,感情的洪濤奔騰洶涌。尤其最后的反復(fù),如泣如訴,催人心酸。
這首民歌在藝術(shù)上頗有可取之處。它繼承唐宋元詞曲的婉約之風(fēng),又從勞動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汲取大量營養(yǎng),人物素描,以靜襯動;特別是筆未動、淚先流,紙已透、書難就的細節(jié)刻畫,細膩入微地再現(xiàn)了人物的心靈顫動,寫得凄麗哀婉,真切感人。
上一篇:《明代民歌·時人為官吏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明代民歌·時尚急催玉(相思病)》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