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南呂] 四塊玉
馬致遠
天臺路
采藥童,乘鸞客,怨感劉郎下天臺。春風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見開,命薄的窮秀才,誰教你回去來。
【鑒賞】 《太平廣記》 卷61 《天臺二女》 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劉晨、阮肇入天臺采藥,遠不得返。經(jīng)十三日,饑,遙望山上有桃樹子熟,遂躋險援葛至其下。噉數(shù)枚,饑止體充。欲下山,以杯取水,見蕪菁葉流下,甚鮮妍,復(fù)有一杯流下,有胡麻飯焉。乃相謂曰: ‘此近人矣。’ 遂渡山。山一大溪,溪邊有二女子,色甚美,見二人持杯,便笑日: ‘劉、阮二郎捉向杯來。’ 劉、阮驚,二女遂忻然如舊相識,曰: ‘來何晚耶?’ 因邀還家。東南二壁,各有絳羅帳,帳角懸鈴,上有金銀交錯。各有數(shù)侍婢使令。其饌有胡麻飯、山羊脯、牛肉,甚美。食畢行酒,俄有群女持桃子,笑曰: ‘賀汝婿來。’ 酒酣作樂。夜后各就一帳宿,婉態(tài)殊絕。至十日求還,苦留半年。氣候草木,常是春時,百鳥啼鳴。更懷鄉(xiāng),歸思甚苦,女遂相送,指示歸路。鄉(xiāng)邑零落,已十世矣。”
《天臺路》 就是取材于這個頗具浪漫色彩的神話故事。
劉晨由 “采藥童” 而變成“乘鸞客”,他生活在仙境之中,本來十分幸福美好。但他卻留戀人世,置仙境于不顧,竟然下山回家。難怪詩人要 “怨感劉郎下天臺” 了。回到現(xiàn)實又如何呢? 人世間冷落蕭索,毫無生機,春天來了,可是故人又在何處?就連桃花也不曾開放。這該是一個多么死氣沉沉的時代啊!所以詩人發(fā)出了 “命薄的窮秀才,誰教你回去來” 的慨嘆。
作者嘆惜劉晨離開神仙世界,實際上是曲折地表示了對黑暗現(xiàn)實的痛恨。“命薄的窮秀才” 并非僅指劉晨,而是包括作者在內(nèi)的一代文人。這是黑暗的時代造成的文人命薄的悲哀。
上一篇:關(guān)漢卿·[南呂]四塊玉·閑適|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馬致遠·[南呂]四塊玉·馬嵬坡|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