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礁石》中外哲理詩賞析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無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象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這是一首詠物詩。形象極其鮮明,象征意味濃郁,富有哲理深蘊的內涵。詠的是“礁石”,通過海浪對礁石的沖擊撲打來展開詩的想象,讀后卻使人聯想領悟到一個真理:一個人面對一種兇惡的敵人, 只有樂觀從容地、無比頑強地斗爭,才能夠生存和勝利。“樹欲靜而風不止”,一個善良無辜的人,有時也會遭到無妄之災,莫明其妙的迫害與無休無止的折磨,這曾是為現實生活所有過的事實。詩人也許有過這樣切身的體驗。
也許有人認為:礁石是以大大小小的航船為敵的,它最好就不存在。詩人寫這樣的詩,就有“甘心與大家為敵”的嫌疑。這是多么神經敏銳的“左派”。詩人為此答辯曰:“我寫的是一個要求生存權利的人,在他遇到連續迫害時應采取的態度。而且,總不能無視這樣一個事實吧:礁石是不可能移動的,它對航船也無法自覺讓開,倒是不該去碰它……”
礁石的形象,具有極頑強的生命力。好象是一個有生命有意志的人。請看:“一個浪,一個浪,無休無止地撲過來”。狀寫出了海浪的其勢洶洶,不可一世,無休無止地撲過來,足可見海浪之多,時間之長,它是決心把礁石沖擊得粉身碎骨的,不達目的誓不休。詩人用“刀砍過”,來寫礁石臉上和身上所受的慘重傷痕,遭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和折磨……
但礁石卻是剛毅不拔,泰然自若,挺住再挺住, “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令人贊嘆的。這就說明了“唯強者能生存”的哲理。“已是懸崖百丈冰,尤有花枝俏”,這首詩表達的也就是這樣的崇高境界,美的形象深蘊著美學的內涵。
詩人的想像極美。詩的想象是蝴蝶的翅膀,是青蘿的爬蔓,是車輛的輪子,詩人正是借助于想象力來展開全詩的,讀此詩我們仿佛能看到茫茫無邊的大海,海浪翻滾沖擊,礁石屹然不動……一副風險萬象的情景,給人一種壯美磅礴的感受。
這首詩大體上具有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四句一般,八行詩體。從音頓上說,每句詩是三個音頓或四個音頓。基本上是第一、二、四行押相近的韻。艾青寫詩,早期提倡過散文化的美,但這首詩卻具有現代格律詩的特點,既講一定的格律,又不拘泥于每句字數的相同,每字遵循嚴格的韻部。讀來和諧上口即可。
上一篇:《潘萬提·眺望》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默里克·祈禱》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