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溫庭筠《商山早行》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①,客行悲故鄉②。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③。槲葉落山路④,枳花明驛墻⑤。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⑥。
【作者小傳】
溫庭筠(812?—870?),一作廷筠,又作庭云,本名歧,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才思敏捷,每人試,押官韻作詩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時號“溫八叉”、“溫八吟”。好譏權貴,放蕩不羈,故屢試不第。曾為隋縣尉、方城尉、國子助教等官。兩《唐書》有傳。今人夏承燾有《溫飛卿系年》。其主要成就在詞作上,為花間詞派鼻祖。其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然成就不及李。較擅近體詩,懷古詠史詩格調甚高,感慨深切;寫景詩亦清新健拔,常以不用動詞勾勒畫面見長;閨情詩則婉媚香艷,脂粉味甚濃。清曾益、顧予咸、顧嗣立有《溫飛卿詩集箋注》,為今之通行本。
【解題】
此詩約作于宣宗大中十三年(859)離開長安途經商山時。商山:又名商阪、地肺山、楚山,在今陜西商縣東南。秦末漢初“商山四皓”隱居之地。詩中描寫早行情景非常生動傳神。尤其是頷聯二句,不用動詞而“意象具足”(李東陽《懷麓堂詩話》),歷來傳為名句;歐陽修《六一詩話》以此為“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之例云:“道路辛苦,羈旅愁思,豈不見于言外乎?”詩中還寫出了思故鄉和戀長安的心情。
【注釋】
①動征鐸:使車行鈴響。鐸(duo):大鈴。②悲:悵望,思念。③二句意謂住在農村茅店中被雞啼聲驚醒起來上路,天上還有殘月,板橋上的白霜中留下了足跡。二句全用名詞組成,構成一幅逼真的圖畫。④槲(hu):落葉喬木。葉互生,即冬天葉仍留樹上,次年春新葉產生時舊葉才落下。⑤枳(zhi):植物名,又名枸橘、臭橘,其果實可入藥,稱枳實和枳殼,春季開白花。明驛墻:使驛站的墻壁顯出光明。⑥二句寫戀念長安。杜陵:在長安城南,見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注。鳧(fu)雁:野鴨。回塘:曲折的池塘。
上一篇:楊炯《從軍行》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溫庭筠《送人東歸》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