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嘏·商山道中》原文與賞析
趙嘏
和如春色凈如秋,五月商山是勝游。
當晝火云生不得,一溪縈作萬重愁。
商山,在陜西東南商縣。唐代時,這里是進出長安的主要驛道必經之處,并且秦始皇時四皓在這里隱居避秦,所以不少詩人經過這里都會萌生吟興,留下了吟詠商山的詩作。有名的如溫庭筠《商山早行》,杜牧的《商山麻澗》,李商隱《四皓廟》等。趙嘏為登上仕途,仆仆于道路中,曾多次經過商山,這首詩作于何時已不能考定。
五月商山還只是初夏季節,一切生物欣欣向榮,猶如和暖的春天景致;然而,這時候和春天又不同,它氣爽天高,天色晴朗,象秋天那樣明潔寧凈。這真是一個賞心悅目,使人心曠神怡的美好季節。這兩句詩里,詩人不是通過精雕細刻的描繪來表現,而是用巧妙的藝術手法,從自己的感受來表現商山勝游季節的特色。所以讀者在詩句里并沒有看見春花朵朵,繁木陰陰;也沒有看到藍天似染,白云片片。但從詩人的感受里,又似乎看見這一切,看到一幅融合著春景秋色的境界,使人如臨其境一般感受到愉悅。
正午時分,也沒有夏天熾熱的火云生起,景色還是那樣晴和明潔。本來,如此良辰美景,正好盡情暢游,可忽然之間,詩人看見山中一條縈回曲折的小溪,潺潺地緩緩向前流去,這剎那間,卻勾起了詩人的萬種愁緒。為什么“一溪縈作萬重愁”?這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狀態,現在很難把這個情緒轉換的過程補足了。是由于溪流的曲折迂回,使詩人聯想起自己的仕途曲折引發了愁情呢,抑或由于溪水潺潺流去,使詩人聯想起“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因而感到年華易逝引發愁情呢?這些都不能準確地知道了。然而,由一條曲折縈回的小溪而引發萬種愁情,卻形成了一種憂郁美的意境,給人以美的感受。
趙嘏由于仕途厄塞,雖然性格尚算曠達,但由此而生的抑郁之感是很沉重的,所以他很善于捕捉并在作品中鋪敘成憂郁之美。如“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兩見梨花歸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日暮不堪還上馬,蓼花風起路悠悠。”“早晚粗酬身事了,水邊歸去一閑人。”等等。前人以為趙嘏“風韻特佳”,大概主要是指趙嘏詩這種憂郁之美的風韻。我想,這種憂郁美的風韻,同樣是“天地間欠此體不得”的吧!
上一篇:《陳子昂·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杜牧·商山麻澗》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