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傳奇·無心子《金雀記·分雀》原文與翻譯、賞析
【玉交枝】 (生)雀分人遠,兩情傷,心牽意懸,古來會合延平劍,又遠聞浦水珠還旋。天涯頃刻愁怎言,長亭遙望松金釧,須早寄魚書雁箋,苦分襟斷鴻飛燕。
【川撥掉】(旦)杯相餞,兩情濃,惜斷弦,看雙雙玉箸潸然。一寸愁腸已似剜,這離愁有萬千,那離愁有萬千。
《金雀記》 凡兩卷30出。本事見于《晉書·潘岳傳》 及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劇敘西晉洛陽美男子字潘岳,每出行常滿載諸女爭擲之果以歸。井王孫之女井文鸞元夕觀燈時遇潘岳,亦以父賜金雀一對擲之。井王孫定于清明擇婿,凡洛陽才俊能賦《文鸞詩》 者為婿。眾才子賦詩獻上,獨潘岳獲賞。潘岳出金雀一對為聘,井王孫見后以姻緣天成、旋即成親。山濤邀游,潘岳遂將金雀與文鸞分而執之,以解夫婦離別思戀之苦。山濤喚妓侑酒,招教坊女子巫彩鳳。此女墮身煙花卻守貞如玉,此番慕潘才子之名而來。潘岳驚其美貌,又聞其守貞事,遂由山濤做主,出金雀為聘成親。山濤舉薦潘岳拜見吏部尚書張華,頗受厚遇,因偶為張華續成奉旨之作 《鸞鳳和鳴賦》,而被舉薦河陽縣令,草寇亂河東,巫彩鳳被擄而守節跳崖,幸為白衣大士所救,寄住紫云巖觀音庵為尼。潘岳赴任并捎書接取夫人,文鸞赴河陽夜宿觀音庵,祈神禱告言及拋雀之事,彩鳳詢問而知文鸞為潘岳之妻,乃出金雀,告以身世。文鸞到任所后,索要金雀,潘岳以雀在匣中、鑰匙丟失為由推脫,文鸞出示一對金雀,潘岳才說明真情,文鸞竟閉門獨居,喬作嫉妒,責備潘岳,俄爾又趁潘岳外出尋友之機,私行迎納彩鳳回家,于是潘岳與妻妾完聚。
潘岳與文鸞婚后,接到其友山濤的邀游信,臨行時,二人將姻緣見證——一對金雀分而執之。此曲就是二人互訴別情的一段對唱。金雀作為二人感情的信物,一旦分離,也就意味著夫妻二人從此遠隔山水,天各一方。這新婚燕爾、別離在即的現實,讓多情的才子感傷不已,但因為才子人生正處于風華正茂的上升期,所以這離別之情并不顯得過分沉痛,因而他很快由即將的分別,一下子就聯想到久遠的重逢之日,并引經據典,讓年輕的妻子相信,金雀為證,短暫的別離之后就如同寶劍延津會合、合浦珍珠復還那樣,你我終會持雀相會。他想到天涯漂泊的生活,心中難免苦澀,既而又從對面推想,妻子也一定會在離別的日子里,因為思念的痛苦和遙遙的期盼以至于瘦損了纖腰玉體,那就讓傳書的魚雁互訴衷腸,來撫慰我們相愛的懸想和相思的拳拳之心吧。聽到了丈夫的一番剖白和體貼話語,文鸞舉杯為丈夫餞行,但終于掩飾不住自己情緒而淚雨滂沱。在此繾綣情深、依依不舍之際,文鸞知道自己愁緒滿懷、丈夫更是離愁萬千,為了安慰才子敏感而多情的心,文鸞壓抑著自己洶涌的情感潮水,看似平和地和丈夫告別了。
日人青木正兒在 《中國近世戲曲史》 中說: “此記秾艷之中,頗有滑稽風味,寫晉代文士之風氣,稍得神似,為典雅之喜劇中成功作品。” 充分肯定了此劇的喜劇格調。全劇以拋雀、還雀、分雀、合雀為關目安排線索,主線明朗、結構巧妙,但 “曲詞輕倩,利于扮演,不耐咀嚼” (《遠山堂曲品》)。
上一篇:《金蓮記·飯魚》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閨怨佳人拜月亭》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