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工
作者: 韓梅村 【本書體例】
【原文】:
嗟嗟臣工(1),敬爾在公(2)。王厘爾成(3),來咨來茹(4)。嗟嗟保介(5),維莫之春(6)。亦又何求(7)?如何新畬(8)?于皇來牟(9),將受厥明(10)。明昭上帝(11),迄用康年(12)。命我眾人(13),庤乃錢鎛(14),奄觀銍艾(15)。
【鑒賞】:
“臣工”,即臣僚,泛指所有諸侯卿大夫。這首以“臣工”命名的詩歌,是周王耕種藉田并告誡其農官的詩。其中包含了對下屬的嚴格要求,也表現了對農業豐收的殷切期盼。“藉,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廟,且以勸率天下,使務農也。”(《漢書·文帝紀注》)所謂藉田,是周王自身擁有的一大片由農奴耕種的土地。每年到了春天,周王即率領群臣到藉田上去象征性地耕種幾下,以表示對農業的重視,然后祭祀土谷(社稷)之神。這首詩就是在藉田祭祀時所唱的樂歌。
全詩共十五句,依其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
前四句為第一部分,寫周王對其群臣的要求。作品在“臣工”前冠以“嗟嗟”二字,有發出語氣的用意,相當于現在所說的“眾位大臣呀”。次句承前,申述對大臣的要求,讓大臣們對待公事要謹慎。這既是作風要求,又是道德約束。三、四句則是在前文總體要求基礎上,更具體地對臣屬發出了要重視農業、鉆研耕作技術的號召。把有關耕種的成套技術規范頒布給臣民,對其中的要領要多思考,不懂的要多詢問,多商量。言詞懇切,開導具體,可謂循循善誘。
五至十句為第二部分,進而寫對“保介”(田官)的要求和期望。其中五、六兩句以親切而急切的心情提醒田官:現在已經是(維)暮春(莫同暮)了,農時是絕對不能違背的。表現了一種強烈的時間意識和對獲得豐收的期盼。七、八兩句承前,進一步以關切的語氣問田官:(你們)還有什么要求?(你們)準備怎樣安排那些已經休耕了三年的熟田(畬)?看來,周王對豐收滿懷信心,為了奪取當年莊稼豐收,他現場決斷,準備解決田官們提出的所有問題;他特別提醒田官,要注意安排好那些已經休耕了三年的熟田,因為那是獲得豐收的生力軍和主要保證。九、十兩句在前文敘述基礎上,情不自禁地展開想象,好象豐收的景象就在眼前:啊,(去年我們用的)麥種都很好,今年一定能得到好收成!這既是一種自信,也是一種良好的期待。
最后五句為第三部分,寫只要充分做好春耕準備,就一定能獲得豐收。開始兩句,是對昔日的美好回顧。首句敘果。詩人于“上帝”前冠以“明昭”二字,歌頌中包含著一層深深地感激之意。次句為因,說明感激原因:從周王即位迄(今),(天帝)一直把“康年”賞賜給老百姓。作為一種生活和社會理想,周王當然希望這種“康年”能夠延續下去,所以作品結尾,一再叮嚀田官:(你們)就該命令農夫,準備(庤)好鐵鍬和鋤頭,(抓緊春耕春種),這樣,(三夏到來之際),我同你們一同(奄)到田間,才能看到令人喜悅的收割(銍艾)景象啊!敦促中有激勵,給人以積極昂奮的藝術感知。
這首詩有回顧,也有前瞻,將豐收理想建立在現實主觀努力基礎上,使人深切體會到了周王朝建立之初的勃勃雄心和銳意進取氣概。
上一篇:《考槃》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自君之出矣》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