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①。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②。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③。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④,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⑤,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臺開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⑥。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⑦?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⑧。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作者小傳】
劉希夷(651—?),一名庭芝,汝州(今河南臨汝)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進士第。希夷少有才華,善彈琵琶,落拓不羈。善為從軍閨情之詩,詞調哀苦。其七言古詩明朗流暢,在詩歌發展史上有一定地位。
【解題】
此詩題一作《白頭吟》,作年不可考。詩中前半寫洛陽女兒傷春意緒,婉轉感人;后半以白頭翁的遭遇痛惜人生無常。將哲理的啟悟,溶鑄于明麗詩境,異常警策,下啟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大唐新語》卷八謂希夷寫到“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時,自悔曰:“我此詩似讖,與石崇‘白首同所歸’何異也?”更作“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又嘆曰:“此句復似向讖矣。”詩成未一年,為奸人所殺。一說其舅宋之問愛此詩欲奪之,遂以土囊壓殺希夷。此說未必可信,但說明此詩感人之深。
【注釋】
①顏色:容貌:坐:由于,因。②松柏摧為薪:樹木古老而折斷為柴。桑田變成海:《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后以“滄海桑田”為成語,比喻世事變遷極大。③二句意謂古人已不可能再看到今天洛城東的桃李花,而今人卻還是面對著過去吹殘落花的風。④寄言:傳話。全盛:最完美的時期。紅顏子:年輕美貌的女子。
⑤伊昔:往日。伊,語首助詞。⑥二句寫白頭翁少年時的才華。意謂在光祿寺的池臺邊吟詠華章,在將軍的樓閣中畫神仙圖。光祿:官署名,即光祿寺。長官為光祿寺卿,專掌酒醴膳饈之事。開錦繡:指吟詠華美的詩章。⑦三春:春季三個月。⑧宛轉:形容年輕美女活動姿態。蛾眉:代指美女。須臾:頃刻。鶴發:白發。
上一篇: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劉方平《夜月》七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