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行香子]知足(秦竹村)》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壯歲鄉閭,養志閑居,二十年窗下功夫。高探月窟,平步云衢。一張琴,三尺劍,五車書。[慶宣和]引個奚童跨蹇驢,竟至皇都。只道功名掌中物,笑取,笑取![錦上花]高引茅廬,無人枉顧。不遇知音,難求薦舉。慷慨悲歌,空敲唾壺。落魄無成,新豐逆旅。[么]古今千百年,際會幾人遇?試把前賢,從頭細數。應聘文王,渭濱漁夫。夢感高宗,商巖版筑。[清江引]蹭蹬幾年無用處,枉被儒冠誤。改業簿書叢,倒得官人做,元龍近來豪氣無。[碧玉簫]今我何如?對鏡嗟吁。歲月催促,霜染半頭顱。老矣夫,終焉計尚疏。南山敝廬,收拾園圃,安排隱居,效靖節先生歸去。[鴛鴦歇指煞]前程只有前程路,兒孫自有兒孫福,沒來由謾苦。千丈劍門關,一線連云棧,萬里凌霄渡。爭一階官職高,攢幾貫家私富。手搭在心頭窨附:二頃負郭田,對山三架屋,繞院千竿竹;充饑煮蕨薇,遇冷添紬絮,便是我生平所欲。世事盡無休,人生要知足。
《太平樂府》卷六收入。套曲題目是《知足》,但通篇讀來,乃知是牢騷滿腹以知足自尋解脫而已。全曲透露出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平之氣和不合作的反抗情緒。[行香子]曲中說自己窗下苦讀二十年,腰里掛寶劍,會彈琴、飽讀詩書,應該說科舉奪魁,平步青云是沒有問題的。[慶宣和]奚童,有才能的仆童。《周禮·天官·冢宰》:“奚三百人”,鄭玄注:“古者從坐男女沒入縣官為奴,其少才知以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官女。”清梁章鉅《稱謂錄·仆·奚奴》:“《禮記疏》有才能曰奚,無才能曰奴,今混稱仆為奚奴。”此曲說自己胸中有才,到京城笑取功名,如探囊取物。[錦上花]唾壺,即痰盂。《北堂書抄》卷一二五引裴啟《語林》:“王大將軍(敦)每酒后,輒詠魏武帝樂府歌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未已’,以鐵如意擊唾壺為節,壺盡缺。”新豐逆旅,用馬周獨飲遣愁典故。新豐,漢代縣名,在今陜西省臨潼縣東北,此地當時以產美酒著名。抒發不遇知音,無人引薦,潦倒旅館中的苦悶。[么]曲以姜尚渭濱垂釣遇周文王,傅說(yue)被武丁從平民而任用為相的故事,感嘆英雄生不逢時,暗寓當時沒有文王和武丁那樣知人善任的明主。渭濱漁夫,指姜子牙,《戰國策·秦策五》、《呂氏春秋·首時》、《史記·齊太公世家》等皆有記載。傅說,商代人,《離騷》:“說操筑于傅巖兮,武丁用而不疑。”《史記·殷本紀》也有傅說的記載。孫俍工《中國人名大辭典》“傅說”條:“高宗夢得圣人,名曰說,使百工求之野,得說于傅巖中。傅巖有澗水道壞,常使胥靡刑人筑之。說賢而隱,故為胥靡代筑以供食。既見高宗,與之語,果圣人。作《說命》三篇,號曰傅說。舉“以為相,國大治。遂命以傅為氏。”[清江引]此曲說讀書人得不到重用,屈身為吏,昔日豪氣也沒有了。不滿和反抗情緒隱約可觸。元龍,三國陳登之字。《三國志》卷七《陳登傳》:“陳登者,字元龍,……后許汜與劉備并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碧玉簫]此曲說自己要學習陶淵明隱居家山。陶淵明,名潛,號靖節先生,《宋書》有傳。[鴛鴦歇指煞]窨(yin)附,考慮,思想。謾(man),聊且,胡亂地,這里是徒然或空之意。蕨薇,多年生草本植物,嫩時可吃,地下莖可制淀粉。紬(chou),同“綢”。此曲寫自己的愿望,自解、自慰而知足自足。具有格言式的“前程只有前程路,兒孫自有兒孫福”,極富哲理。巧妙地使用數量詞和動詞,表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和藝術性。
上一篇:《[雙調·行香子]癡迷(朱庭玉)》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失宮調牌名)詠雪(張鳴善)》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