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
昔年曾向五陵游,
午夜清歌月滿樓。
銀燭樹前長似晝,
露桃花下不知秋。
【前解】
前解,寫昔年;后解,寫今日。此是唐人大起大落文字。○細玩“午夜”“午”字,“清歌”“清”字,“月滿樓”“滿”字,此一句七字中間,便全有“長似晝”“不知秋”一片靡曼連延之意,不謂后解一變,遂成夕陽流水,如此迫蹙!
西園公子名無忌,
南國佳人字莫愁。
今日亂離俱作夢,
夕陽惟見水東流。
【后解】
此“西園公子”“南國佳人”二句,正如諺云“點鬼簿”相似。言如許若干人數,今日一總化為烏有。惟有“水東流”上,又加“夕陽”二字,眼看如此一片荒涼迫蹙也。
上一篇:金圣嘆《憶山陽》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憶春日太液池亭東候對》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