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死諸葛走生仲達》原文|譯文|賞析
長星半夜落天樞①,奔走還疑亮未殂②。
關外至今人冷笑③,頭顱猶問有和無!
【釋詞】
①天樞:星名。北斗第一星。此處借指天空
②殂:死亡。
③關外:指陽平關外,此關乃是漢中盆地西北的門戶。關外即是陜西。
【賞析】
諸葛亮自知命不長久,對后事——做了安排。囑咐楊儀退軍之時,“吾軍可令后寨先行,然后一營一營緩緩而退 若司馬懿來追,汝可布成陣勢,回旗返鼓。等他來到,卻將我先時所雕木像,安于車上,推出軍前,令大小將士,分列左右。懿見之必驚走矣。”楊儀一一領諾照辦。
“長星半夜落天樞,奔走還疑亮未殂。”這聯詩點染了司馬懿追趕蜀軍時的狼狽情態。當得知蜀兵退軍,司馬懿料定:“孔明真死矣!可速追之!”“自引軍當先,追到山腳下,望見蜀兵不遠,乃奮力追趕。忽然山后一聲炮響,喊聲大震,只見蜀兵俱回旗返鼓,樹影中飄出中軍大旗,上書一行大字曰:‘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懿大驚失色。定睛看時,只見中軍數十員上將,擁出一輛四輪車來,車上端坐孔明:綸巾羽扇,鶴氅皂絳。懿大驚曰:‘孔明尚在!吾輕入重地,墮其計矣!’急勒回馬便走。背后姜維大叫:‘賊將休走! 你中了我丞相之計也!’魏兵魂飛魄散,棄甲丟盔,拋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踐踏,死者無數。司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背后兩員魏將趕上,扯住馬嚼環叫曰:‘都督勿驚。’懿用手摸頭曰:‘我有頭否?’二將曰:‘都督休怕,蜀兵去遠了。’”詩人抓住司馬懿用手摸頭這一細節,用調侃詼諧的語氣,寫到:“關外至今人冷笑,頭顱猶問有和無!”
小說這段精彩的故事雖不免夸張浪漫,但從司馬懿心理來分析,還是合乎情理的。他在與諸葛亮長期對峙中,對諸葛亮靈活機動的戰術,由衷地佩服,因而處處小心,步步為營,以防中計。特別是上方谷受挫折之后,他改變戰略,以守為攻。諸葛亮第六次北伐,司馬懿仍舊采取堅壁不出的對策。為了誘使魏軍出戰,諸葛亮絞盡腦汁,使盡招數都沒有成功,只是當司馬懿料定諸葛亮已死,才決定急速進兵追擊時,突然看到蜀軍回旗返鼓,布成陣勢,擁出諸葛亮雕像,他驚呼:“孔明尚在! 吾輕入重地,墮其計矣!”以為誤中諸葛亮誘其出兵的謀略。諸葛亮之所以如此設計退軍,是因為抓住了司馬懿多疑的心理,虛則實之,示形用詐,欺騙對方。以至司馬懿得知真相后,嘆曰:“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因此,蜀中百姓流傳一條諺語:“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上一篇:三國詩詞《楊松遭斬》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水淹七軍》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