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李白《渡荊門送別》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①。山隨平野盡②,江入大荒流③。月下飛天鏡④,云生結海樓⑤。仍憐故鄉水⑥,萬里送行舟。
【解題】
此詩作于開元十二年(724)秋,時李白初出蜀沿江東下過荊門。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形勢險要,為戰國時楚國西邊門戶,亦為楚蜀交界。蜀中諸山,至此不復見。題中“送別”二字為衍文,沈德潛《唐詩別裁》云:“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痹娭忻枥L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抒發對故鄉的依戀之情。是一首色彩明麗、風姿秀逸而又格律工穩、對仗精切的早年五律佳構。頷聯二句狀荊門平野山盡、江流壯闊之景,歷來膾炙人口,與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書懷》)對讀,“李是晝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暫視,杜是停舟細觀”(王琦注引丁龍友語),皆“適與手會”(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一)。
【注釋】
①從:向,至。楚國:指今湖北、湖南省,春秋戰國時屬楚國。
②此句意謂兩岸高山隨著平原的出現而消失。③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④此句意謂月影倒映江中如天上飛下的明鏡。⑤海樓:即海市蜃樓。此處以“海樓”形容江上云彩奇異變幻。⑥仍憐:依然喜愛。故鄉水:長江水自蜀東流,詩人長于蜀中,極愛蜀中山水,故稱長江為“故鄉水”。
上一篇: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李白《夜泊牛渚懷古》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