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相問,或恐是同鄉。
《長于行》是樂府《雜曲歌辭》的舊題。長干,地名,在長江下游。自南朝以來,長江沿岸商業經濟極為發達,經商的人往往在水上過著游蕩生活,經久不歸。因此,產生了許多吟詠他們的所思所感的歌謠。這首《長干行》即來源于當地民歌,并以這一地區作為描寫的背景。
詩人抓住了生活中一瞬間所發生的非常普通的一件事情,不加任何修飾地把它寫了出來,它幾乎平淡得無法再平淡了,然而就在這平淡中,卻蘊含著無限的情思。它引我們到一片明凈的水上,聽那搖船的女子吐露心聲。“君家何處住”,是她在詢問。問誰呢?詩里沒有說,而就在這一問句中,我們感覺到了另一位的存在。“君”字既是對他人的尊稱,也點明了男主角的性別。可他還未來得及作答,她就急切地自報家門了:“妾住在橫塘”(今南京市西南)。她唯恐失去這次尋找同鄉人的機會,便先說出了自己的家鄉。這樣,如果他是同鄉人,就不會失之交臂了。從這率直的話語中我們體味到了她的一片苦心。第三句“停船暫相問”是補敘,首句的“君家何處住”是她的所問,而“或恐是同鄉”是問的目的,但她發問的主要原因則是那份濃得化不開的鄉愁。想必她離開家鄉已經很久很久了,對家鄉的思念無時不在纏繞著她。“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也許一夕之談幾句鄉音能沖淡那積郁在心中的思念吧。這和“無端又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一樣,客居并州的時候思念著家鄉,而當離開并州遠去他鄉的時候,又把并州當作自己的故鄉了。這既是鄉思的移情,也是對故鄉更深切的思念。他鄉得見故鄉人,且將他鄉做故鄉,二者本是相通的,個中苦楚,非親有所感不能體味。那么他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同鄉呢?這首詩里沒有說,也許是,也許不是,都由你去想。“或恐”二字,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同時,搖船女子的渴盼也就躍然紙上了。
好詩有一種魔力,它能把人帶到一個全新的世界里。也許只是一片綠葉,一陣微風,卻給人一種啟示,你因此情感就細膩了些,感覺就敏銳了些。萍水之逢,停船相問,鄉音綿綿,這其中不就蘊含著一份溫情與喜悅么?這該是《長干行》給我們的啟示。
崔顥的《長干行》,自然真率,樸實無華,具有民歌的風味。話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說來,卻如品甘茗,清新且優雅。
上一篇:儲光羲《釣魚灣》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林逋《長相思》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