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jīng)典·杜甫《蜀相》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①? 錦官城外柏森森②。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③。三顧頻煩天下計④,兩朝開濟老臣心⑤。出師未捷身先死⑥,長使英雄淚滿襟。
【解題】
此詩作于肅宗上元元年(760)春,時杜甫卜居成都西郊的浣花草堂。蜀相:指三國時蜀國丞相,即諸葛亮。此詩乃詩人初次拜謁諸葛亮祠時所作。詩從祠堂寫起,表現(xiàn)出崇敬之情;頷聯(lián)表面寫景,實乃慨嘆前賢祠廟之荒涼;頸聯(lián)寫出劉備的知人善任和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尾聯(lián)則抒千古志士之共同心聲,感人肺腑,南宋抗金名將宗澤臨終時即高吟此二句,足見此詩強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邵子湘《杜詩五家評》卷十一稱此詩“牢壯渾勁,此為七律正宗”。
【注釋】
①丞相:一作“蜀相”。祠堂:此祠為晉代李雄在成都稱王時所建。今名武侯祠,在四川成都市南郊。②錦官城:成都的別名,見李白《蜀道難》注。森森:樹木茂密貌。③二句寫景中顯示祠廟的荒涼。“自春色”、“空好音”暗示自然界景色徒然甚美,但已無人賞玩。仇兆鰲注:“何遜《行孫氏陵》詩:山鶯空樹響,壟月自秋暉。空字自字,不勝寥落之感。此詩即用其意。” ④此句意謂當年劉備三次到草廬中拜訪諸葛亮,為的是天下大計。顧:拜訪。頻煩:頻繁,形容“三顧”。諸葛亮隱居隆中(今湖北襄陽境內(nèi)),劉備曾三次拜訪,諸葛亮才答應出山輔佐劉備,終于三分天下有其一,建立蜀漢政權(quán)。⑤此句意謂幫助先主劉備開創(chuàng)帝業(yè),劉備死后又輔佐后主劉禪支撐危局,在兩朝都表現(xiàn)出老臣報國的忠心。開:開創(chuàng)大業(yè)。濟:匡濟危時。⑥此句意謂諸葛亮出兵北伐中原,原想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結(jié)果尚未勝利,卻先去世了。據(jù)《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記載,蜀漢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出師伐魏,駐五丈原(今陜西郿縣西南斜谷口西側(cè)),與魏軍對峙于渭水百馀日,其年八月病死軍中。
上一篇:杜甫《登岳陽樓》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