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侍中·[正宮] 醉太平
無名氏
譏貪小利者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 無中覓有。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鑒賞】 此曲猶如一幅幽默的漫畫,對那些貪鄙小人和貪官污吏作了尖刻的諷刺。
前四句重在刺“貪”。燕口之泥何其微細,可是有人偏偏要去 “奪”; 針頭之鐵何其瑣屑,可是有人偏偏要去 “削”; 佛面之金多么微薄,然而有人偏偏要去 “刮”。不僅如此,唯恐有所遺漏,還要細細地搜求。其中 “奪”、“削”、“刮” 三個動詞,用得精確而有力,使人如見其狀,如聞其聲。僅此三句,便將其人之貪鄙揭露無遺。為了加深讀者的印象,再用 “無中覓有” 四字加以概括,真可謂針砭入髓,入木三分。
后四句重在刺 “殘”。凡貪鄙者必然損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欲,一定會采取殘忍的手段。因此,他們從幼弱的鵪鶉嗉囊里掏出豌豆來,從骨瘦的鷺鷥長腿上劈下精肉來,從干癟的蚊子腸肚內刮出油脂來。其殘忍程度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簡直令人發指。于是作者在篇末給以嚴厲的譴責: “虧老先生下手!” 所謂 “老先生”,是元代對朝官的稱呼。這就清楚地表明,此曲所譏的對象,不僅限于“貪小利者”,而且還包括那些吮吸民脂民膏的各級官吏。它與歷代優秀的諷喻詩、憫農詩所體現的精神,是一脈相通的。如白居易 《杜陵叟》 云: “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 此曲諷刺的對象不正是虐人害物的豺狼嗎?不過此曲在藝術手法上別具一格,它連用六個含義相似的比喻,且極盡夸張之能事,可謂達到了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境地。
上一篇:周德清·[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姚燧·[越調]憑闌人·寄征衣|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